2025年06月21日
首页
第08版:要闻链接

中药材种植成“幸福靠山”

从 “土地瘠薄难打粮” 到 “药香满园助增收”,近年来,通榆县开通镇光明村依托村集体合作社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将资源劣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眼下,村里的丹参、苍术等中药材长势喜人,村民正以“本草”为笔,书写中药材致富的生动篇章。

村民邵长亮家的2亩丹参即将迎来盛花期,放眼望去,一朵朵蓝紫色的喇叭花惹人喜欢。邵长亮正忙着为丹参 “控花保产”。他说,丹参盛花期若不及时管控,会大量消耗植株养分,直接影响地下根系的生长发育。眼下除了需要人工摘除过盛的花序,还要为药材精准调配促进根系生长的“营养餐”。

产业路通,思路更通。光明村为县城近郊村,曾因土地沙碱化、资源有限陷入发展瓶颈。2023年,村“两委” 班子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将中药材种植定为振兴突破口,以“大田种植园区创建+庭院示范带动”模式不断扩大规模。2024年,丹参在大田与庭院种植中喜获丰收,苍术、黄芪、桔梗等品种试种成功,两年来,累计带动村民增收215万元。今年25户农户发展大田种植和庭院经济共200亩,主要种植一年生品种丹参和蒲公英,中长期品种桔梗、苍术,目前所有中药材长势良好。

第一书记于晓峰介绍,通过这两年的种植,村民户均增收‎五六千元。中药材产业市场变化很快,所以村集体合作社一方面从源头统一采购种苗,邀请专家技术员统一管理,另一方面药材成熟后合作社统一联系经销商,帮助大家卖上满意的价格。

一株株中药材扎根沙土地,不仅让 “寸土寸金” 的有限耕地焕发新生,更串起了 “种植 - 加工 - 销售” 的产业链雏形。以中药材产业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的 “致富杠杆”, “本草经济” 成为百姓家门口的 “幸福靠山”。

(李桂华 刘鑫嵘)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