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9日
首页
第03版:综合新闻

永丰村的“诗与远方”

陈梦昕 谷禹 本报记者 徐文君

鸟鸣幽谷,蛙声一片,芍药花海随风摇曳,永丰水库波光粼粼。

6月的磐石市石咀镇永丰村,来自周边城市的游客正沿着环湖栈道漫步,孩童在儿童游乐区嬉笑奔跑,民宿小院里飘出铁锅炖的香气……这个曾被贫困笼罩的小山村,如今正以乡村旅游为笔,在黑土地上勾勒出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振兴画卷。

“过去我们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现在游客来了,村里的人气旺了,连空气都能‘变现’。”村党支部书记刘志刚站在乡村记忆博物馆前感慨道。这座2020年建成的博物馆,通过石铲、老钟表、农耕器具等400余件展品,诉说着村庄从“王麻子沟”到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蝶变历程。而博物馆外,总投资800万元的豆油加工基地机器轰鸣,年产400吨的鲜榨豆油正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带动周边100余农户年均增收4000元。

产业融合是永丰村破茧成蝶的关键密码。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里构建起“三产联动”发展格局,打造“十区一地一空间”旅游矩阵。“游客来了能采摘、能体验农事,走的时候还能带走有机大米和手工豆油,产业链条全打通了。”富美山庄总经理徐小君介绍,仅2024年,山庄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带动村集体增收超200万元。

在游客中心,员工孙波和冯青敏正在忙碌。孙波负责水库垂钓区的管理,她笑着说:“以前钓鱼是爱好,现在成了工作,指导游客调漂、挂饵,这种生活变化做梦都没想到。”在餐厅担任服务员的冯青敏,则见证着乡村旅游带来的“洋气”转变:“我们的咖啡特别受欢迎,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乡村里的西餐’。”

为了让游客“留得住、玩得好”,永丰村不断升级旅游体验。108栋果蔬大棚里,金红娃葡萄和彩色辣椒迎来采摘季;6公顷芍药花海旁,新落成的户外露营基地支起了星空帐篷;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的研学路线,让游客在重走抗联路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正在开发冬季雪上乐园项目,未来要实现四季皆有景、全年可游玩。”刘志刚指着水库旁的施工场地介绍。

如今的永丰村,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村集体收入连续三年超200万元。从“省级贫困村”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这个位于长吉图经济带上的小山村,正以乡村旅游为引擎,驱动着产业振兴、人才回流和文化传承的良性循环。正如徐小君所说:“游客眼中的‘诗与远方’,正是我们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