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7日
首页
第03版:综合新闻

昔日水土流失地 今成网红打卡点

本报记者 侯春强

初夏的风拂过前郭县哈拉毛都镇先锋村,千顷梨园化作一片香雪海。游人穿梭在缀满白花的梨树间,举家出游的拍照声、孩童的欢笑声交织成曲。

这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背后,是一场持续多年的“绿色变革”——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昔日的荒坡沟壑蝶变成致富果园,先锋村正书写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  

“以前村里靠天吃饭,现在梨花开成了‘致富花’。”果农李德明望着纷至沓来的游客,满脸笑意。近年来,先锋村以水土保持治理为抓手,以梨花节为媒,蹚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过去一场大雨就能冲垮半边山,现在再大的洪水也不怕了!”村党支部书记刘国春感慨。几年前,这里还是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地带,山体滑坡频发,良田逐年萎缩。前郭县水利局通过坡面整治、梯田改造等综合治理,不仅遏制了生态恶化,更让荒山披上绿装。如今,全村果园面积扩大至3000余亩,野生植被恢复,狐狸、野兔等动物重现山林。

“去年果园收入近5万元,游客采摘价比批发高得多。”59岁的李德明是村里首批种植户,他的果园涵盖苹果梨、南果梨等20多个品种。随着哈拉毛都梨花节品牌打响,先锋村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采摘、餐饮、民宿全线升温。来自松原市的杨金波承包6公顷果园,种植龙丰果、苹果梨、南国梨等品种,销售额达20余万元,还发展林下养鸡,“旺季一天雇十几人干活,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漫步先锋村,梨花栈道蜿蜒,农家乐炊烟袅袅。村里统一规划旅游线路,游客可体验赏花、采摘、农家宴一站式乐趣。“环境好了,我们的‘土饭碗’变成了‘金饭碗’。”经营民宿的村民王大姐说。

站在观景台上远眺,层层梨园如绿色波浪般绵延至天际。刘国春指着成片的“梨花海”说:“下一步要打造四季旅游,让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冰雪成为新招牌。”曾经的水土流失重灾区,如今正以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崭新面貌,演绎着乡村振兴的“先锋故事”。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