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万邦东北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有限公司是国家“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的重要承载主体,高度集成并融合运输、仓储、分拨、配送、信息等服务功能,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级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全国商贸物流重点联系企业。
近年来,按照国家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战略部署,吉林省万邦东北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有限公司积极布局,搭建全链条农产品流通网络,已初步构建起产地直供+区域集散+精深加工+终端速达+文旅融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结合区域和产业特点,形成“一产订单生产”筑基、“二产生鲜加工”增效、“三产流通交易”辐射为一体的“三产联动”业务格局,以三产为动力带动一产精准发展,以二产赋能三产及一产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三带一和二拖一”的协同效应,有效缩短供应链,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打造全链集成新枢纽
随着东北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项目的实施,现阶段农产品交易集散优势已初步形成,流通交易环节处于区域领先位置,已搭建起农产品与电商物流服务、农产品与金融信息服务、农产品与会展服务相互融合体系,实现多渠道全方位交易模式,枢纽作用不断增强,农产品集散量每年以20%的速度稳步增长。
设施建设与运营规模。一期项目占地26.7万平方米,总投资10.8亿元,建设包括冷库商贸服务中心、分拣中心、冷库、大数据信息转化中心、邮政共配中心、顺丰冷链东北仓等14.7万平方米设施,已全面投产。商贸流通方面,入驻一级果蔬批发商户1550余户,涵盖1200余种农产品,辐射500公里区域,年交易额超400亿元。物流配套方面,中国邮政集团吉林省副中心、顺丰物流东北仓入驻,形成“小时达”城区配送网络,覆盖餐饮、医院、酒店等场景。
创新模式与业态升级。打造“B+C模式”超级市场,首家“01号”样板间成为现代农产品零售市场标杆,通过时尚化、主题化、数智化消费场景融合网红打卡、同城配送、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日客流量峰值2万人次,日交易额突破百万元。未来将推广“农改超”模式,打造品牌连锁、多元融合社区生活市集。筛选分级与仓储方面,配备日加工量100吨的筛选分级设备,年加工沃柑、砂糖橘等超2万吨;冷库库容达15万立方米,入驻小东北冻货等20余家厂商,年仓储苹果、香蕉等超20万吨。
创新产业联动新模式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和样板示范效应,实施“四平枢纽+双辽基地”“四平枢纽+梨树基地”区域协同和产业联动,形成农产品订单种植、收集转运、预冷储运、产地发布、生鲜加工等版块,精准对接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经营主体,持续推广“黑土地”订单种植模式,推动农业产业链整合,解决产销脱节问题,构建“产-加-储-运-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双辽市城乡冷链物流基地总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新建物流分拣库2栋、冷库1栋、综合办公楼1栋,打造冷链仓库及综合性冷链物流双辽分拨基地。以促进农业转型、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通过整合冷链仓储+物流配送资源,大力发展双辽市订单农业,与农产品专业型产地合作社及农户深度合作,通过数字供应链平台的应用,实现包采包销、产能托管、运输配送等上下游延伸服务,做强产地农产品收集优势,为三产交易提供资源支撑。
梨树县棚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总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分为果蔬育苗区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区,新建阳光温室及管理用房28栋、初级加工车间及净菜加工车间28栋。基地结合“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资源瞄定农业产业发展,撬动更多资源向乡村汇聚,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引导“黑土地”从“野蛮生长”到“精细耕作”转变。同时,上新净菜加工版块,挖掘净菜加工上市技术,带动一产基地规模化、二产加工标准化,实现衔接三产最短交易链。
构建农旅融合新样板
“农旅融合创新”项目位于四平市铁西区丛泉湖片区,总占地面积2500万平方米,打造集现代农业、康养度假、主题旅游、文化创意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模式。主要建设现代田园区、环湖酒店群、丛泉游乐园、智慧农创区、渔业养殖区等功能区。对标休闲田园美学建设要求,高标准建设集垂钓、采摘、游乐、度假、健身于一体的农业文化体验区和旅游休闲体验区,构建“农中有景,景中有农”的风貌。
以万邦东北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为枢纽,以双辽市城乡冷链物流基地、梨树县棚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为支撑,以丛泉湖农旅融合创新片区为延伸,通过产业结构融合和业态相互渗透,企业已搭建起贯穿一二三产业的联合布局,以三产联合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以市场需求驱动业态升级,加快打造助推乡村振兴的“四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