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5日
首页
第04版:江源专刊

让城市更文明 让江源更美好

——江源区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工作侧记​
董志强 戚莹莹 本报记者 郭小宇

年初以来,白山市江源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城市文明程度提升为载体,统筹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高位统筹,构建文明创建大格局​

江源区始终将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合力。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总指挥的城市文明程度建设工作机制,下设九个提升行动组,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任务,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了定期调度、督导检查等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广泛宣传动员,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结合城市文明程度提升主题,创新打造“文明江源 你我共建”江小新宣传系列短视频、“文明随手拍”江源文明日历等文明宣传品牌。截至目前,累计制作播发文明情景剧等宣传短视频13期,江源文明日历20余期,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积极参与城市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

聚焦重点,推进城市品质大改善​

改善城市环境,打造宜居家园。以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深入开展“清洁城市”行动,线上开设江源区城乡环境问题留言板,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建设工作中。开展域内垃圾桶及城乡结合部卫生整治。累计排查维修更换破损垃圾桶108处。针对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聚焦垃圾杂物、小广告等重点问题开展集中整治。累计派出人员160余人次,动用各类机械设备120余台次。扎实推进居民小区环境卫生提升工作。成立环境卫生巡查小组,每日对江源主城区专业化小区进行巡查,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三小五堆”白色垃圾及漂浮物、越冬垃圾清理不及时、杂草堆积、楼道堆放杂物等问题及时处理。累计清理越冬垃圾、杂草、楼道杂物28车;深入开展小区违规占用绿地清理行动。针对小区内存在的违规占用绿地和“小开荒”等现象开展清理工作,累计清理违规占用绿地面积60余平方米。

持续加强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作。推进公园绿地、街头游园建设,实施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小区绿化工程,增加城市绿量,提升绿化品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造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累计更换破损路灯电缆1900米,锈蚀严重路灯杆80杆。城区修补破损路面1750平方米,破损人行道2762平方米,开展雨水管网检测,完成各类破损井盖更换132个,安装防坠网300个。加强城市美化管理,派出910人次对城区各街路户外广告牌匾、违规占道经营等情况开展排查,累计拆除破损牌匾喷绘20余个。进一步规范社会宣传阵地管理,促进公益广告管理,组织专人开展社会宣传阵地排查工作,累计排查域内各类户外宣传牌140余个。

规范公共秩序,营造文明氛围。加强交通秩序治理,开展“文明交通”治理行动,对主城区的标志、标线、停车泊位等不清晰、需增设的进行排查,持续加大对闯红灯、逆行、乱停乱放、不礼让行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逐户对商户门前违停、占道车辆进行清理并告知指导其车辆的停放。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出行意识明显增强,城市交通秩序更加规范有序;开展消防安全风险排查。组织开展“清乱象 除隐患”城市文明程度提升行动。聚焦消防通道阻塞、车辆乱停乱占影响消防救援等乱象开展集中治理工作。加强市场秩序治理,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市场经营行为,改善市场环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累计开展食品安全检查200余家次;加强对商场、超市、商业街等场所的管理,整治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等问题,累计清理违规占道经营126个、清理乱堆乱放33处。持续加强公共场合秩序治理,开展“文明旅游”“文明养宠”“文明观影”“文明餐桌”等主题活动,引导市民自觉遵守公共场合秩序,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环境,形成了文明礼貌、和谐有序的社会风尚。​

提升公共服务,增强市民获得感。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持续关注无障碍设施配备建设,开展“健体设施守护行动”,对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健身器材是否有松动、损坏、生锈等情况进行逐一排查记录,累计排查公共体育设施40余个;持续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标准化建设,从咨询引导区到自助填单区,从高效办窗口到相关部门专窗服务区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调整。手机充电桩、急救箱、饮用水等便民设施应有尽有,空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深入推进“帮代办”志愿服务常态化,通过帮代志愿者,提高特殊人群的办事效率,同时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咨询办理服务,让市民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以德润城,培育文明素质大提升​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通过开展主题宣讲、文化活动等形式,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扎实开展“吉林好人”“吉林新时代好少年”“白山好人”等推荐工作,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我和好人过大年”活动,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

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整合资源,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宣传阵地,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文明风尚培育等提升行动,聚焦“我们的节日”“建筑可阅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等主题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科普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120余场。扎实开展“文明江源与‘礼’同行”江源区市民素质提升系列活动。累计开展“文明江源与礼同行”暨“思政教育下基层”“诚信尚俭 守护食安”“文明环境”“文明乡风”“文明阅读”等文明行为示范活动6场。

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整治封建迷信、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持续完善“一约四会”规章制度建设,组织开展“推进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殡葬”主题宣传月,引导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围绕“三个一”(即开展一次主题理论宣讲、开展一次文明实践活动、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面向群众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420余场。​

让城市更文明,让江源更美好。江源区将持续深耕文明沃土,让文明之花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持久绽放,书写新时代城市文明提升工作新篇章。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