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家 刘清河
当前,人们对蛋(肉)产品质量的要求显著提升,导致除集约化舍饲商品蛋(肉)鸡外,传统散养蛋(肉)鸡也形成了一定规模,为提高蛋(肉)品质量、及时获取新鲜鸡蛋及新鲜鸡肉补充日常需求,散养蛋(肉)鸡需注意以下事项:
饲养管理。在农村庭院、山林或草地,散养鸡要做到不污染环境、不扰民。庭院散养要及时清理粪便,夜间为防止野生动物侵袭,应赶回圈舍内,圈舍要保持空气畅通,要及时清理粪便,并将粪便运到远离鸡舍及活动场地50米外堆积发酵灭菌后再用作肥料。夏季圈舍每隔一天要消毒一次。
在山林、草地上散养的,夜间也必须赶回圈舍,圈舍温度要保持在13-25度,成年肉鸡需保持在20-25度,冬季只能在阳光明媚、温度稍高时放出。
日粮调配。散养蛋鸡可在环境中采食到一定的食物,如青草、昆虫及石粉等营养物质。因放养环境不同,在自然界所获得营养是不同的,山地获得微量元素和钙质比草地多,草地易获得纤维素和维生素。为了保证散养蛋鸡正常产蛋,还应依据放养环境特点适当补充不同饲料,每日一次或两次。草地主要补充蛋白和能量饲料,如豆粕、豆饼及玉米、谷物,山地需注意补给蛋白质,当然也可补给全价配合饲料。当冬季进入舍饲时,必须投给全价饲料。除补充饲料外,每天必须投给充足的清洁饮水。散养肉鸡可在4-10月份完成饲养周期,为提高饲养效益,必须适时投给一定的能量饲料。
疾病防控。这是提高养鸡效益的重要保证,必须以预防为先,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接种疫苗。散养鸡必须接种的疫苗有: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炎、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其中禽流感、新城疫至少在春、秋季各一次。为不浪费疫苗,庭院散养的少量鸡可几家联合共同免疫接种。
散养鸡除易发传染性疾病外,球虫病也易发,所以当发现有血便或粪中带血丝、血块时,应及时在饲料中添加驱球虫药,如氨丙啉、氯苯胍、地克珠利、磺胺氯丙嗪钠、磺胺喹恶啉、盐霉素及莫能菌素等。散养鸡还易发大肠杆菌病(包心包肝)、慢性呼吸道感染或二者混合感染,发现后必须隔离治疗,可用泰乐菌素与多西环素等量混合饮水,每天早午晚各一次,连续3-5天,没有治愈希望的应及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