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专家 刘晓龙
桑黄栽培分代料栽培和短段木栽培两种,代料栽培桑黄生产周期6个月,当年冬季生产桑黄菌袋,春季菌袋开口出菇,秋季采收;短段木栽培桑黄生产周期3年,当年冬季生产桑黄菌段,春季菌段开口出菇,第三年秋季采收。代料栽培桑黄绿色木霉发生较轻,但短段木栽培桑黄绿色木霉发生较重,这与短段木栽培桑黄需要越冬管理有关,还有很多原因可以导致桑黄菌段发生绿色木霉等杂菌污染。本文根据大棚短段木栽培桑黄的基本情况找出桑黄发生绿色木霉的根本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供桑黄栽培户参考:
发生绿色木霉的原因
桑黄品种退化严重,导致桑黄菌段抗逆性和抗杂性下降,桑黄菌段污染严重。
桑黄菌段污染率高与灭菌方法有关:一般采用常压灭菌污染率低,而采用高压灭菌后期发生杂菌污染比较严重。
桑黄短段木栽培从装入灭菌锅,到出锅冷却、接种、堆叠等环节易发生扎袋现象,杂菌从破口处进入菌段内污染杂菌,接种过程中操作不严也可使菌段污染杂菌。
菌段发菌期通风差,发菌温度不恒定(忽高忽低),污染杂菌不及时消毒处理,导致菌段互相感染杂菌,污染率高。
夏季高温高湿季节,棚内遮光度不够导致中午温度过高,喷水降温又形成了高温、高湿、不通风,适宜杂菌生长的环境条件,菌段污染率高。
预防绿色木霉的具体措施
选择抗杂性强的品种,最好到正规科研院(所)购买桑黄品种;如果自己分离桑黄菌种,要选择好的桑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对桑黄菌种进行提纯复壮。
桑黄栽培袋(段)采用常压灭菌,不采用高压灭菌。常压灭菌要求6小时内灭菌锅温度升至100℃,并保持20小时,焖锅4小时后出锅、冷却。
桑黄短段木栽培采用灭菌车装盛,采用移动式接种帐接种,接种前点燃烟剂熏蒸密闭熏蒸12小时,接种前打开排风扇排除药剂后接种,接种人员进入缓冲间换工作服、戴手套接种。
发菌期调节棚内温湿度,加强通风,促进桑黄菌丝快速生长,后期促进桑黄菌段外表面菌丝转色。
出菇期高温高湿天注意遮阴降温,喷水后要通风降湿,防止高温高湿发生绿色木霉等竞争性杂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