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专家 刘晓龙
今年我省灵芝栽培规模大,孢子粉产量高,但灵芝产量却有所下降,而且灵芝发生绿色木霉等竞争性杂菌比较严重,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本文为灵芝栽培户明年预防竞争性杂菌提供参考。
发生绿色木霉等竞争性杂菌的原因
灵芝品种老化、退化严重,菌种抗杂性下降,出芝后期开始发生绿色木霉等杂菌污染。目前我省栽培的灵芝品种有韩芝、赤芝、粉芝等,其中韩芝、赤芝已经使用20多年,部分菌农每年从灵芝棚内选择个体大、形状好的灵芝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由于分离技术有限,组织分离的菌种抗杂性差;部分菌农从菌种生产企业购买母种后再扩繁母种,导致灵芝菌种抗杂性下降。
灵芝栽培户在菌段发菌期单位面积放置数量过多,空间小,通风差,导致发菌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氧气不足,灵芝菌丝生长细弱,发菌后期菌段外表面不形成红褐色菌皮(保护层),导致菌段发菌期和出芝后期受到绿色木霉等竞争性杂菌侵染。
灵芝栽培户栽培规模大,后期生产的菌段发菌期短,菌龄短,灵芝菌丝未达到生理成熟,脱袋覆土时菌段表面未形成红褐色菌皮,导致杂菌从菌段表面侵入菌段内部,最后侵染灵芝子实体。
出芝期棚内温度高、湿度大、通风差,空气中的杂菌孢子落到灵芝子实体表面凹陷部位,并以灵芝子实体作为基质开始萌发、生长,向四周生长侵染灵芝子实体,向下生长侵染菌段。
灵芝栽培户大量收集孢子粉,后期灵芝子实体老化,抗杂性下降,子实体发生绿色木霉等竞争性杂菌严重。因为灵芝孢子粉价格高于子实体,菌农只顾收集孢子粉,过去1个灵芝棚产粉量220-250斤,现在产粉量是280-320斤,导致灵芝子实体营养消耗过大,后期发生竞争性杂菌污染严重。
预防灵芝发生竞争性杂菌具体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建议灵芝栽培户到正规菌种生产企业购买菌种,菌农自己分离菌种要选择环境条件差的灵芝棚选择个大、形好的灵芝子实体分离菌种。
尽早生产灵芝菌段。使菌段发菌时间达到70-80天,菌段发菌前期注意保温,温度控制在25-28℃,后期加强通风,促进菌丝向菌段内生长。
出芝期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温度控制在35℃以下,最好控制在25-32℃之间,湿度控制在90%以下;温度高进行遮阴降温,湿度大进行通风降湿,防止杂菌滋生。
适度收集孢子粉。正常情况1个168平方米的灵芝棚收粉量在250-280斤,最多不超过300斤,并将灵芝采下干制,防止子实体营养过度消耗,抑制杂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