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丰产农人乐
金色的稻浪中,收割机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汩汩金色的稻粒从收割机出粮口倾泻而下,装进运输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这是记者在东丰县拉拉河镇双福村看到的秋收景象。
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双福村农民张国良创办了东丰县国良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致力发展高质高效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合作社成员已由起初的10人发展到近百人,种植水稻面积200公顷,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百余人。
作为全县知名的粮食种植大户,该合作社种植的水稻,凭借光泽透亮的外观,清香软糯的口感,打响了品牌,并获得第四届米食味品鉴大会中国赛区总决赛皇冠综合组金奖。目前,合作社通过设点直销、实体店销售等方式,让特色稻米走出高效发展的新“稻”路,实现丰产又增收。
据了解,东丰县地处亚洲黄金水稻带、黄金玉米带腹地,具有不可复制的资源禀赋。全县耕地面积184万亩,常年粮食产量达22亿斤,“东丰大米”荣获第十四届世界粮油展金奖,连续4年获评全国十大优质产区。围绕“吉林大米”品牌创建,全县先后培育创建了康熙鹿苑、鹿苑町香、鹿乡太和等30余种大米品牌,提高了稻米产品附加值,使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增加了收入。
山川沃野硕果香
伴随着五谷的馨香,遍布鹿乡的果园也迎来了采收季。借助特色水果和交通优势,“采摘游”给各个果园带来了浓浓的人气。
得胜果园占地面积3公顷,园区共栽植龙丰、鸡心、黄太平、123等品种果树3000余棵。走进园内,放眼望去,红艳艳、粉嘟嘟的苹果挂满枝头,累累硕果溢出浓浓馨香,令人流连忘返。
据果园负责人介绍,在果树栽植、管理过程中,施用鹿粪等有机肥料,在给果树提供充足养分的同时,改善了土壤结构,使得这里生长的苹果外形美观、皮薄、质脆、味甜、营养丰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仅仅开园两年就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这家果园味道好,给果树施肥也是自己家鹿场的鹿粪,我们吃着很放心,开车来采摘,非常开心。”游客李晓双一边采摘苹果,一边高兴地说。
随着游客蜂拥而至,这家果园也抢抓机遇,利用区位优势,完善采摘配套设施,大力发展观光采摘游,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乡村旅游名片。
小四平镇是闻名东北的“金红苹果之乡”。目前,全镇已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8个,果树种植户发展到2200余户,覆盖16个行政村。全镇各类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285公顷,今年属于丰产期,产量可达1700万公斤。为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该镇谋划实施金红苹果产业园项目,现在工程即将竣工,投入运营后,将有效促进当地及周边乡村水果产业转型升级。
“甜蜜”产业后劲足
走进东丰镇湾龙河村红薯种植基地,只见收获机往来穿梭,一个个色泽鲜亮、圆润饱满的红薯破土而出,很快布满了田垄间,村民正忙着清理红薯表面的沙土,并按照大小进行挑拣分选,大家虽然忙得浑身是汗,却把喜悦定格在心间。
湾龙河村耕地多为沙壤土,土壤透气性好,地势、土壤均适合红薯生长,种出的红薯口感特好,赢得各地消费者的青睐,因而闯出了名气,被誉为东丰县的“红薯村”。
为了做大做强做优红薯产业,村两委党员干部牵头,发起成立“东丰县丰龙薯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万龙”牌商标,对形状、颜色、品质好的精品红薯进行收购,并利用“储藏窖”进行保鲜贮存,实行错季上市,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村红薯种植户已发展到50余户,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今年,全村红薯产量可达40万公斤,创产值160万元。如今,红薯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村党支部书记陈平告诉记者:“红薯营养丰富,对身体比较好,村民种植收益也比较高。随着收益的增多、消费者的认可,这几年种植面积不断增大,希望这项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据了解,湾龙河村正在拓展销售渠道,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将特色红薯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榛果饱满产业旺
郁郁葱葱的枝叶间,饱满圆润的榛果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工人正忙着采摘、装袋、搬运、脱皮。这一幕幕灵动的“丰”景定格在二龙山乡爱国村榛成专业种植合作社大榛子基地。
2019年,爱国村利用山林资源优势,发展榛子产业,并在榛子树间隙,采用套种大豆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种植户又增加了一份收入。
为了推动大榛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村党支部发起创办了榛成专业种植合作社,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防治、统一指导、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运营模式,大榛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一颗颗小小的榛子,让村民尝到了甜头,生活也有了奔头。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已有21户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中,榛子种植面积发展到285亩。今年是合作社种植的第6年,迎来了盛果期,产量也大幅增加。
振兴乡村,产业为先。二龙山乡将大榛子种植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以爱国村连片种植大榛子园区为依托,以永合村大榛子园为引领,全力打造榛果种植产业。同时,积极创新销售模式,在利用微信售卖的同时,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向全国各地网友展示二龙山乡优质榛果,介绍榛果的种植过程、营养价值和独特口感,取得良好的销售效果。目前,全乡已有6个村、30余农户种植榛果,种植面积达50余公顷,平均每公顷年收入达到10万元。
巧手流金织彩练,“丰”歌一曲漫鹿乡。乘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东风,东丰县围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目标,找准定位谋发展,锚定目标加油干,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