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30日
首页
第05版:专家热线

大棚挂袋栽培黑木耳管理措施

□ 食用菌专家 刘晓龙

大棚挂袋栽培黑木耳与地栽黑木耳相比:菌包在大棚内出耳,开口出耳早,低温出耳耳片厚实,质地致密,质量好,价格高,经济效益好。但大棚挂袋栽培黑木耳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以及扣棚早晚确定菌包开口时间,如果菌包开口过早,受低温条件影响长出的耳片发黄,质量下降;如果菌包开口过晚,后期高温导致耳片变薄,质量差。本文根据我省气候条件等因素详细介绍大棚挂袋栽培黑木耳的注意事项,供黑木耳栽培户参考。

不同地区菌包开口时期不同,大棚挂袋栽培黑木耳菌包开口挂袋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大棚最好在秋季扣棚,如果春季扣棚要求棚内冻土层化透,且地温达到0℃以上时菌包再开口;二是大棚内夜间最低温度稳定在5℃以上时菌包开口,保证菌包不受冻,否则耳片发黄不黑。

菌包开口前必须对菌包、大棚和开口器进行消毒。首先要对菌包进行挑选,将污染菌包挑出,将好菌包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拭消毒;其次是出耳棚按4-6克/立方米的用量点燃二氯异氰尿酸钠烟剂密闭熏蒸24小时消毒;三是将开口器用75%的酒精喷雾消毒后再对菌包进行开口。

菌包开口后的管理措施要适当,否则出耳缓慢、出耳率低。将消毒的菌包使用开口器开口,然后将开口菌包卧放在大棚内畦床的稻草帘上,菌包摆放4-5层,上面再覆盖遮阳网保湿,然后密闭大棚进行催耳。

菌包催耳期出耳棚内环境条件控制:温度控制在5-25℃,夜间温度低时覆盖稻草帘或棉帘保温,白天温度高于25℃覆盖遮阳网或稻草帘遮阴降温;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小可以向棚内地面喷水增湿,空气相对湿度大在中午温度较高时通风降湿;出耳棚内给予适当的散射光,光照度在500-800勒克斯,利用遮阳网覆盖在大棚外控制光照强度。

菌包催耳期发现开口部位污染杂菌不能喷洒杀菌剂,否则菌包不出耳。可以向菌包表面喷洒EM菌,通过EM菌控制杂菌污染,同时还能促进耳芽快速长出。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