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6日
首页
第08版:要闻链接

蹚出共同富裕新路

苏公坨乡村民富裕有“诀窍”

本报讯 刘畅 刘振生 记者 隋二龙 报道 三月春风起,万物复苏忙。通榆县苏公坨乡苏公坨村东部广袤的田地里,一群奶白色的羊群正在觅食,旁边满面风霜的中年汉子便是它们的主人——李如和。

2020年,摆脱贫困的李如和迎来了人生又一道关卡,老伴心脏手术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而且断了他外出务工赚钱的渠道。“那几年真难,老伴要住院、吃药,还得有人照顾,我们俩只能靠口粮地维持生活,多亏小额贷这个好政策,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回忆过往,李如和唏嘘不已。

小额贷即小额贴息贷款,这是通榆县落实国家“四个不摘”要求中的一项惠民举措。“我们经过调查,综合考量他的实际情况及个人意愿,协调农商村镇银行为其评级授信,最终成功贷款5万元用于发展养殖业。”苏公坨乡宣传委员介绍道。

2023年9月,有了启动资金的李如和便意气风发地干了起来:搭建简易棚舍、购买基础母羊、采购饲料粮草……为确保李如和如期发上“羊”财,乡畜牧站工作人员定期上门给棚舍消毒、为羊体检送药,同时传授他养殖技术与饲养方法。“我一共买了32只羊,预计今年可以产20只羊羔,照目前的行情看,回本不成问题!”谈及收益,李如和信心满满,并表示今年将继续申请小额贴息贷款,扩大养殖规模。

同村的李福顺也是脱贫户,但乡政府却为他选择了另一条致富路——饲养鹅雏。

今年77岁的李福顺,除了听力差些,身子骨还算硬朗,自从35只鹅雏落户他家以后,冲泡饲料、赶鹅遛弯便成了老李每日的“必修课”。“鹅苗和饲料都是乡里给的,用水冲泡搅拌搅拌就行了,一点也不费事。”说话间,老李已准备好餐食,正招呼他的宝贝们来吃饭:“现在家里就剩5只鹅了,是我留着下蛋用的,那30只卖了3000元呢!”老李兴冲冲地说:“既能卖鹅还能卖蛋,就算不卖蛋,自己留着吃也好啊,一分钱不花还能挣钱,多划算啊!”

通过走访了解到,2023年,苏公坨乡政府通过协调爱心企业,共为43户预收入低于1万元的农户捐赠了价值3.6万元的鹅雏与饲料,并采取消费帮扶形式回收,实现户均增收2400元。

不同于前两者,向共富路奋力奔跑的聚宝山村村民郝士昌则搭上了乡政府有序开发公益岗的“顺风车”。

郝士昌因患有肌肉萎缩症,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加之年龄偏大,一直都是乡村两级的重点监测户。为确保像郝士昌这样的弱、半劳动群体不再返贫,苏公坨乡政府利用光伏收益开发保洁员、护林员等临时性公益岗位,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让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

谈及卫生清扫工作强度,郝士昌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每天他要巡两次片区,但由于他现在睡眠少待不住,一天巡三次片区也是常有的事。“现在大家都知道保护环境,所以清扫工作并不重,我就当锻炼身体了,一个月700元也很好。”郝士昌对于政府给予的这份工作,十分珍惜。

苏公坨乡政府始终致力于增加村民收入,帮其实现生活富裕“诀窍”:小额贴息贷款,为“李如和们”提供了启动资金;灵活饲养家禽,为“李福顺们”创造了增收渠道;临时性公益岗,为“郝士昌们”拓展了就业门路。三个群体,三条路径,虽然时间上有先后、进度上有快慢,但最终都在因人精准施策后,孕育出新的发展动能,蹚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