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儿时记忆里,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年画、贴春联,还少不了要贴挂钱儿。
除夕这天,从吃过早饭开始,我家就热闹起来了,这也是父母最忙的一天。左邻右舍拿着五色纸来到我家,求父亲给写春联的,求母亲给剪挂钱儿的,络绎不绝。父亲是屯里文化水平最高的,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母亲本就是民间的剪纸巧手,她把彩纸折好,剪子在手里一剪一扭地,简单几下之后,一张张的挂钱儿就剪出来了。
母亲小时候学过裁缝,她的剪裁手艺很厉害。都说量体裁衣,但母亲并不一遍遍地量来量去,只要抬眼瞄一下这个人的高矮胖瘦,再让他原地转一圈,这样母亲就心里有数了。她拿起笔在布料上面勾画出大致的轮廓,也不用标什么尺码,只用尺子在那人的身上比划两下,就不会有什么出入了。然后操起剪子就开始剪裁,那剪子并不一定就落在所画的线上。不知情的人就愣愣地看着,可能还会提醒一下衣服的肥瘦。母亲仍旧“咔嚓、咔嚓”地剪下去。等过几天这个人来取衣服,肯定穿着合身。
在母亲剪挂钱儿时,我问母亲:“为什么过年都要贴挂钱儿?”
母亲说:“这是家里富足了,有钱没地方花,就把‘钱儿’贴挂在门窗上。”
作为贴在门楣、窗子上的一种剪纸,挂钱儿的上沿与福字或对联的横批贴牢,下面悬空便可随风飘动。古书上记载,“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飓,贴在门前,与桃符相辉映。”挂钱儿大多是简单的图案,如吉庆有鱼、三阳开泰、五谷丰登,也有的在上边剪出“福、禄、寿、禧”一类的字样的,更多的则是比较简单的铜钱样式。挂钱儿的下端垂着丝丝缕缕小
穗儿,随风飘荡起来,花花绿绿煞是好看,在本来就鲜艳的色彩上又增加了动感,给节日的庭院带来闹春的意境。
现在春节前市场上卖的挂钱儿,一般都是采用彩纸雕刻,把一摞厚厚的彩纸,画上要刻的图案和文字,然后进行刻凿。
挂钱儿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剪纸艺术,如今人们又把它不断创新,用布或者丝绸刻制,做成几米的大型的挂钱儿,而且图案和文字更加富有新意,用于大型场所、客厅或书房的壁画装饰,以此装点烘托室内的喜庆气氛,同时也为这传统的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