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兽医专家 薄晓威
大雪过后,我省气温急剧下降,畜禽进入了最艰难的生长阶段,养殖户需做好以下工作:
圈舍要防寒保暖。为提高圈舍内的温度,必须提前检查圈舍门窗和墙壁,修补破损墙壁。西北墙和屋顶可覆盖稻草捆或玉米秸捆。必要时舍内需增设采暖设备,可设置火墙、火龙、地暖、电热管、暖气等。成年马、牛、驴舍不能低于10℃,羊不能低于5℃,幼畜不能低于12℃,成年猪不能低于18℃,蛋鸡不能低于13℃,肉鸡不能低于20℃,否则会降低生产率,甚至引起疾病导致死亡。
圈舍要通风换气。为提高舍内温度,长时间关闭门窗会引起舍内空气浑浊、湿度加大,所以在有效提高舍温的同时,要注意舍内空气质量。可以在晴天的中午12:00-14:00之间,开窗通风20-30分钟。通风口要上下、高低、左右错开,以免形成空气对流,局部气温快速降低会引发呼吸道疾病。
饲料要增加能量。舍内温度在保持5℃以上时,畜禽所获得的能量需要维持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还要有抵抗寒冷所需的热量,如不补充能量,就会停止生长,降低生产性能,育肥牛羊猪不长膘、蛋鸡降低产蛋率,所以必须补充机体内的能量需求。在日粮配比上,应适当提高能量饲料的比例,同时注意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及盐的供给。
平时要注意饮水。冬季因温度低,家畜的饮水量减少,但也必需定时供水。水温应保持在15℃以上,避免饮凉水引起冷痛或下痢,特别是孕畜绝不可饮冰水。
孕畜要注重保健。处于妊娠期的母畜,必须保证营养全价与均衡,还要适当运动,但不可过劳。放牧时要慢走,避免跳沟、爬陡坡,不要打冷鞭,不要惊吓,严防拥挤,圈舍门要适当放宽。平时要注意观察孕畜,发现有流产先兆,要注射黄体酮,并加强管护。
平时要预防疾病。入冬前就应进行相关疫苗的免疫和驱虫。每天要注意观察家畜、家禽的健康状况,发现有异常症状要及时确诊和治疗,用药要坚持一个疗程,不可盲目治疗或频繁更换药物。发现有病畜禽,要立即隔离治疗,同时对大群进行有效消毒。冬季畜禽易发的疾病除风湿症、便秘、霉形体外,还有鸡球虫,猪浆膜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的黄白痢及传染性胃肠炎、牛羊的冷痛疝等。
牛羊可坚持放牧。牛、羊可放牧,但放牧前要充足饮水,出牧不要太早,以免吃到草上霜或冰雪而引起冷痛或腹泻。应在太阳升起后放牧,晚上可以稍晚一些收牧,并避开大风和暴雪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