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菌专家 刘晓龙
现在正是香菇菌棒生产季节,这个时期生产的香菇菌棒质量决定明年香菇出菇的好坏和产量。本文就香菇菌棒生产进行详细说明,供香菇栽培户参考:
料袋灭菌及接种
料袋灭菌:将料袋放入灭菌锅内堆叠,料袋间留有空隙,避免热蒸汽不畅通。常压灭菌4小时料袋温度达到100℃,100℃保持18-24小时后停火,温度自然降至60℃左右出锅。
料袋冷却:灭菌结束后用灭菌运输车将料袋运至消毒灭菌的发菌棚内自然冷却至常温或28℃以下。
无菌接种:在发菌棚内一头搭建接种帐,接种帐先用3%的煤酚皂水溶液喷雾,再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烟剂6-8克/立方米熏蒸消毒半小时后接种。接种前接种人员更换工作服和拖鞋,戴医用头罩、口罩和手套消毒后接种。将栽培种外表面用0.25%的新洁尔灭水溶液擦拭消毒,然后用棉球蘸一搽灵擦拭料袋接种部位,打孔设备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接种操作6人一组:1人运袋,1人打孔(单面四点),2人将木屑菌种用手塞入孔内,接种深度2-3厘米,2人套外袋。
发菌管理
菌棒堆叠:接种后将菌棒“井”字型堆叠,摆放10-12层,每层4棒,行间距10-15厘米。接种后袋内温度控制在24-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40-65%;培养期不需光照;前期不需要通风,15天后开始通风。
菌棒翻堆:当80%的菌棒接种点菌丝生长直径达6-8厘米时翻堆,并将外套袋脱掉。翻堆后呈“三角形”摆放,菌棒间距4-5厘米,摆放10层。
菌棒刺孔增氧:用自动刺孔机刺孔,刺孔前使用75%的酒精对刺孔机进行消毒,刺孔50棒消毒一次,防止机械带菌。必须在已经生长香菇菌丝的地方刺孔,否则刺孔后菌棒污染杂菌。香菇菌丝生长直径达到10-12厘米时进行第一次刺孔增氧,每个菌棒刺孔32个;菌瘤达到表面积的20-30%时进行第二次刺孔,刺孔个数为45个。菌棒刺孔后要及时通风降温,使菌棒内温度降至18-22℃,可打开门窗通风降温;发菌室门窗用黑色窗帘或遮阳网进行遮挡,保证无光;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40-50%。
菌棒网格转色
菌棒第二次刺孔增氧后运至转色室并摆放在网格内。转色室温度控制在18-22℃,温度高可打开门窗通风降温;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5%,向地面喷水增湿,如果湿度过大要及时通风换气;转色期采用日光灯补光,避免直射光。这样转色的菌棒污染率低,质量好,产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