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儿时记忆里的隆冬季节,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即使是晴天,太阳也显得有气无力。房前屋后叽叽喳喳的麻雀,大多到生产队的场院里觅食去了。偶尔会有一两只乌鸦或喜鹊,不知从什么地方飞过来 ,落在村头的大树梢上,叫上几声又飞走,反倒将悄无声息的村落衬托得越发寂静。
就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常常有一种与麻雀相似的鸟,成群结队地飞来。听大人说,这鸟叫苏雀。我知道麻雀喜欢吃麻籽,所以叫麻雀,又称老家贼。但苏雀为什么叫苏雀?有人说,它们是因喜欢吃苏子而得名,我认为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有一天,父亲收工回来,眉毛和胡子上挂满霜花。父亲走近我,从棉袄的怀里掏出来一只苏雀,说是从捕鸟网上救下来的。在家里枯燥无趣的我见到苏雀,乐得直蹦。苏雀的羽毛没有麻雀的颜色深,稍淡一些,头部的绒毛是深红色,肚皮则是黄色。
父亲说苏雀性格温顺,可以家养,但我家并没有鸟笼子。后来奶奶想出个办法——找来一个微型柳条筐,筐口上缝一块旧布,然后把苏雀放进去,同时还放里边一棵谷穗和一碟水。苏雀并不怕见人,也不像麻雀那么脾气暴躁。我每天都惦记它是不是缺食少水,常常透过小筐的缝隙,静静地欣赏它。
这只苏雀,在我家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它也温暖了那个冬天的我。
春风吹来的时候,大地渐渐披上绿装,室外已有了暖意。一天,父亲对我说:“这只苏雀再这么在筐里圈着,将来就不会飞了。现在外边暖和了,它也容易找到吃的了,应该把它放生。”
我有些不舍。但父亲态度坚决,我只好含着眼泪不情愿地把小筐递过去。父亲把苏雀从小筐里拿出来,走到外面,张开了手。我紧随其后跟过去,看到苏雀从父亲的手里飞起来,落在门前的篱笆尖上,叫了几声。但它并没有急于飞走,一直在扑打翅膀,似乎在向我们告别。
过了一会,它张开翅膀,纵身一跃,终于飞了起来。我鼻子酸酸的,目送它越飞越远,飞成了一个影影绰绰的小黑点。后来小黑点也不见了,可我仍站在那里呆呆地望着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