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8日
首页
第05版:专家热线

人工栽培羊肚菌关键技术(上)

□ 食用菌专家 刘晓龙

羊肚菌属低温、弱寄生型食用菌,国内自1991年开始研究羊肚菌人工栽培,到2014年羊肚菌人工栽培获得成功。截至2022年末,全国羊肚菌人工栽培面积达17万亩。本文对羊肚菌栽培关键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供栽培户参考。

选择适宜栽培场地

按照土壤质地将土壤划分为沙土、黏土和壤土三种类型。沙土质地松散、沙粒多,通透性好,但土壤养分少,不保水、不保肥,栽培羊肚菌产量低;黏土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养分不易流失,但通透性差,栽培羊肚菌易发生病害;而壤土通透性、保水保肥性及养分含量介于沙土和黏土之间,适宜栽培羊肚菌,管理方便,产量高。

根据气候条件确定栽培时间

我省栽培羊肚菌一般在土壤上冻前播种及发菌,早春气温回暖解冻后出菇。一般羊肚菌每年9月末至10月上旬地温低于20℃时播种,5-10天摆放营养袋,11月上旬开始越冬。第二年3月末至4月上旬化冻进行出菇管理,5月中旬至6月中旬采收。

分离和扩繁羊肚菌菌种和营养袋

羊肚菌菌种不能长期保存,每年都要用羊肚菌子实体进行分离。羊肚菌子实体不同部位分离的菌种产量不同,所以,羊肚菌母种需要专业人员分离。羊肚菌母种转管不能超过3代,母种转管超过3代菌种不出菇或产量低。菌农应与羊肚菌菌种生产单位提前预定,保证羊肚菌菌种不老化、不退化。目前国内大规模栽培的品种有梯棱羊肚菌、六妹羊肚菌和七妹羊肚菌,其中六妹羊肚菌适合我省栽培。一般9月上旬开始定制羊肚菌菌种和营养袋,9月下旬播种。

翻地消毒扣棚

栽培羊肚菌前要向土壤施入75-100千克/亩的石灰粉,然后浇一次透水,待水分渗入后利用深松机深耕土壤25-30厘米,然后平整土地。播种时划分垄区,垄宽1-1.2米,沟宽20-25厘米,沟深5-10厘米。地下水位低、排水好的土壤不设垄区,进行平畦播种。结构疏松的土壤采用条播,机械开沟,或自制起沟工具人工起沟。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