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宇迪 本报记者 吴连祥
柳河县柳南乡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打造特色产业,培育崇德向善乡风,取得了显著实效。
建强基础设施,提升乡村颜值
借助“千村示范”创建的“东风”,柳南乡把村屯基础设施建设摆到突出位置来抓,采取加大投入、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等办法,全力优化基础设施,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全乡先后筹集资金700余万元,完成通沟村、西腰沟村、马鹿村示范项目建设,铺设柏油路面3万平方米、实现硬化路户户通。浆砌边沟5.12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00余盏。实施村屯安全饮水工程,家家户户吃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对标“千村示范”标准,实施“绿美亮”工程。对主要道路两旁和空闲地块进行绿化亮化,绿化覆盖率达到80%,村庄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发挥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柳南乡毗邻通化市,国道303线贯穿全境,具有交通流通优势。因此,他们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富民强乡进程。
引导扶持农民摒弃传统观念,调整种植业结构,推进蔬菜种植、特色农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发展。全乡建设蔬菜大棚30余栋,种植蔬菜、水果、绿化花卉等作物,现在,规模以上种植户10户,实现年收入100余万元。各村因地制宜,根据村域特点,发展传统手工粉条、笨榨豆油、天麻、五味子等产业,加快了村民增收致富进程。
依托毗邻通化港务区区位优势,计划投入使用资金30万元,向上争取资金100万元,成立两个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优质高效产业,解决秸秆离田难问题,预计每年实现村集体增收20万元。
强化文明建设,培育崇德向善乡风
近年来,柳南乡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作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培育文明乡风民风。
通过在显著位置悬挂宣传条幅、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村开展广场舞比赛、趣味运动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推动建立“一约四会”机制,即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着力构建基层自治工作格局,乡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扎实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为全乡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截至目前,评选“美丽庭院”315户,“干净人家”43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