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4日
首页
第05版:专家热线

中药材采收与加工注意事项

□ 中药材专家 田义新

秋意渐浓,中药材也到了采收与产地加工的季节。

采收

我省秋季采收的药材多为根及果实种子类药材,其中各种根类药材——人参、西洋参、黄芪、板蓝根、桔梗、玉竹等最好在植株枯萎前后进行采收,人参、西洋参收叶可提前到未下霜前、叶绿色时采收。果实种子类药材常要分批采收,如枸杞、五味子是在果实刚红时分批采收,采收不及时则药材质量不佳;山芝麻、薏苡等多在80%种子成熟时收割到晾晒场地上,晾晒两天后脱粒,采收不及时会影响产量。

除了需要注意采收时间外,多年生药材还要注意采收年限问题。如我省东部山区种植的膜荚黄芪3年不收,下一年根部就会出现黑心现象;我省西部干旱地区如松原等地多种植蒙古黄芪则不存在这一问题。人参、西洋参则要求4年生以上才能采收,否则药效成分不合格,只能当食品使用。虽然人参、西洋参等药材种植年限越长有效成分含量越高,但是在生产实践中,需要考虑增加种植年限后的成本增加问题,因此综合来看园参以4-6年收获为宜;林下参则因种植15年以后收获可以作为山参销售,年限长效益更高。

加工

中药材加工可分为产地加工、炮制加工、深加工3种。中药材产地加工又称为“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因中药材采收后,多为鲜品,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加工处理,很容易霉烂变质,药效成分也会被分解损失。因此通过产地加工可以保持药效、便于贮运和使用。

产地加工方法主要有阴干、晒干、烘干等干燥方法。干燥中需要注意干燥温度,特别是采用烘干法,一定要严格掌握与控制好温度。一般常用干燥温度为50-60℃。花和全草类药材多含有挥发性成分,干燥应用30-40℃低温为宜。根及地下茎类药材以30-65℃为宜,其中西洋参加工多采用较低温度进行干燥;浆果类以70-90℃为宜。对于每种药材一般都有成型的加工工艺标准,药农需要在加工前从权威机构获得后再进行加工才是最稳妥的方法。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