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媛
走进延吉市小营镇春光小学校,学生亲手制作的脸谱绘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生动可爱的彩绘作品随处可见。在这里,他们尽情放飞梦想、体验传统文化,享受乡村学校少年宫带来的无限乐趣。
2012年,延吉市小营镇春光小学校成为吉林省首批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学校。长期以来,该校始终秉承“坚信每个人都是一颗闪亮的星”的教育价值观,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按照创建品牌、突出特色的基本要求,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同配合,打造操场就是活动场、教室就是活动室的建校模式,开设了国粹生香、浸润经典、艺美民间、动感科技、快乐体育、蓓蕾艺术等六大类活动21个项目,以丰富的校本课程,绘就学生的缤纷梦想。
作为首批中央和吉林省彩票公益金的受益对象,该校累计获得乡村学校少年宫彩票公益金54万余元,用于对学校环境氛围建设和器材设备采购。他们结合乡村少年宫现状,确立了《“211”校本课程建设体系的探究》十三五科研课题。
乡村少年宫的“生命力”主要依赖于一支素质优良的辅导员队伍。“近年来,我们学校主动与延边戏曲传承协会联系,将京剧项目引进校园,聘请多位资深前辈,每周走进校园开展教学。”音乐教师栾红伟介绍。
在教学楼内,每到一个班级,都能看到门上标有不同特色的校本课程。“我们依托每周三、周五的校本课程,定期开展少年宫活动,不仅保证了活动时间,而且引领教师逐步将学校少年宫活动规范化、课程化,确保每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走班活动,形成班班有项目、人人有活动的良好局面。”春光小学校长韩纯说。学校将校本课程与德育活动相结合,在每年“军民共建”活动中,组织春蕾京剧队到部队送上一台京剧节目;在每年“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中,组织剪纸、舞蹈等活动,小组的同学进社区陪伴空巢老人,为他们带去慰问和欢笑;在每学期“我的学校我装扮”活动中,组织书法、粘贴画等活动小组,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此外,老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展示,与外国学生切磋才艺,交流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