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4日
首页
第08版:要闻链接

绿色兴镇 产业富民

——杨木林镇新经济组织带富一方

□贾明伟 冯有为 本报记者 吴连祥

成立合作社,兴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东丰县杨木林镇成功探索出绿色兴镇、产业富民的振兴之路。

夏末秋初,四合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80亩芍药花竞相开放,粉红、雪白、红紫……美不胜收。过去,四合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致富步伐缓慢。2021年成立合作社后,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村党支部书记尹洪军介绍,合作社采用“粮药套种”种植模式,实现“一亩地两收益”,既保障了“米袋子”,又鼓了村民的“钱袋子”。目前,合作社种植山赤芍、桔梗、苍术、藁本340亩,再加上药田间种的大豆、玉米,合作社年均收入40余万元,还为附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顾家、增收“三不误”。

今年2月,久安村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由于处于初创阶段,村民大多持观望态度,不敢出资入股,于是,村组干部带头交钱入股。为了节约成本,村组干部每天轮流值班,当起了饲养员、管理员。一只只羊羔的陆续出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干起活来也更有劲了。

兴特色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随着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经济组织的兴起,在杨木林镇这片沃野上,忙碌而又和谐的景象随处可见。

走进双太村洪林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栋栋整洁干净的养牛场映入眼帘。工人忙着清理圈舍、添加草料、清扫杂物。合作社成立于2022年,按照“党支部+农户”发展模式实行产业化经营,实现村集体、合作社成员双增收。合作社现有基础繁殖母牛39头,运营良好。

各类专业合作社发挥创业带富能力,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员提供了稳定的收入,还为周边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闲时节,大家不再外出打工,而是稳稳地守在“家门口”,就有可观的收入。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