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菌专家 刘晓龙
滑子蘑属低温型食用菌,一般利用木屑、麦麸等原料进行熟料袋栽,春季生产滑子蘑菌包,夏季高温季节发菌,夏末秋初季节解开袋口,促进袋口表面菌丝形成蜡质层,蜡质层具有保持培养料水分、保护滑子蘑菌丝不受杂菌侵染的作用。秋季夜间最低气温达到15℃,滑子蘑菌包开始出菇。但个别滑子蘑栽培户反映滑子蘑出菇慢或出菇少,甚至有不出菇的情况发生。
滑子蘑菌包在配料装袋时培养料含水量60%,如果培养料含水量超过60%,滑子蘑菌丝生长缓慢,菌丝老化,产量低。而滑子蘑菌包培养料含水量达到70%才能出菇,个别滑子蘑栽培户不了解滑子蘑这一出菇特性,当滑子蘑菌丝长满袋后就解开袋口刺激出菇,这就导致滑子蘑菌包出菇慢或出菇少。如果这一时期空气相对湿度大,滑子蘑培养料含水量逐渐提高,滑子蘑菌包开始出菇,但出菇少,产量低,这是滑子蘑菌包出菇慢或出菇少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些栽培户在菌丝长满袋口直接解开袋口喷水,没在菌袋口部位划口,水分很难进入培养料,导致培养料含水量过低,所以不出菇。
了解滑子蘑菌包培养料含水量达到70%和夜间最低温度达到15℃才能正常出菇这两个条件后,在秋季夜间最低温度达到15℃左右时,先将长满菌丝的滑子蘑菌包袋口解开,用铁器在袋口培养料划十字,一定要划破蜡质层露出培养料,然后向滑子蘑菌袋口表面喷水,每天早、中、晚各1次,每次喷水半小时,使培养料含水量提高至70%,同时将出菇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提高至85-90%,这样喷水5-7天,培养料含水量逐渐提高至70%,7-10天滑子蘑子实体原基陆续从菌袋口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