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隋二龙 侯春强
雨后乡路,串串红、步登高开得正艳。
8月30日,走进柳河县孤山子镇高台村,伴随阵阵秋风,清香袭人。
“远处2000多亩稻田,是合作社通过流转、托管经营的,目前合作社从春季育稻苗到秋收入户,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做到省时、省钱,再有一个月左右水稻就能收获了,看来丰收在望啊!”高台村第一书记李煜指着远处稻田地侃侃而谈。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作为第一书记的李煜深知此理,只有做大做强做优乡村产业,才能保持乡村旺盛活力。
2021年6月,通化市委组织部选派李煜到高台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后,李煜快速熟悉村里情况,坚持党建引领,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重中之重,把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作为第一要务。
“高台村基础好,我来之后,做好原有产业,谋划新产业,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决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李煜回忆刚驻村的情景时坚定地说。
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因时因势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做到“原有产业新起来,新建产业强起来”。
经过两年努力,高台村党支部成功领办十里香农机专业合作社、博发农产品有限公司、润泽苗木专业种植合作社和绿洲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四大产业齐头并进,固定资产1300余万元,走出一条现代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
“十里香”香飘十里八乡。李煜带着记者来到十里香农机专业合作社,旋耕机、插秧机、农药播撒机、玉米收割机、水稻收割机等各类农机具,整齐摆放在库房里。“目前,合作社固定资产达到850万元,带动本村种植大户52户,207户村民入社,农机业务覆盖周边6个乡镇40多个村,去年底实现集体收入40万元。”李煜兴奋地介绍。
苗木合作社项目创“双赢”。润泽苗木专业种植合作社作为村集体收入主要产业之一,为村民提供大量工作岗位,村民足不出户就有劳动收入。去年种植花卉实现产值67万元,村民工资收入达20万元。李煜帮助联系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和通化市住建局,达成绿化花卉供销意向,使“名花有主”,销路不愁。
“李书记选的这个项目好,一年种两茬花苗,能挣五六千元。在家门口就能务工,不仅收入高,还不耽误自己家农活,上哪找这样的好事啊!”高台村村民刘杰对挣“外捞”颇为满意。
创建农业有限公司“一条龙”服务。博发农产品有限公司与十里香农机专业合作社相结合,以培育稻苗、承包土地为主要收入来源,实行“育、耕、种、管、产、销”一体经营模式,形成了初步的粮食种植、销售产业链。
李煜驻村后,争取项目资金92万元,建设占地20亩的连脊大棚10栋。今年春季培育水稻苗15万盘,产值90万元。 (下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