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弋宁 丁子珊
7月24日至28日,西南财经大学白云黑土实践队先后来到长春市双阳区太平镇小石村、通化县三棵榆树村开展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调研三棵榆树村与小石村依托资源禀赋实施乡村振兴。
抵达小石村,只见村中皆是水泥、沥青铺设的道路,干净平整;房屋是白墙黑瓦,整齐美观,在蓝天、白云、远山的映衬下,自然与人文之美交融,让人流连忘返。
村中不时传来家畜的叫声,不远处居民家的烟囱飘出缕缕炊烟,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乡村的美景浸染着每一名队员,让大家对后续的调查更感兴趣。
调研中,大家了解到,小石村从2018年开始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依托黑土地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在延续种植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旅游业等,并在2021年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旅游重点村。
在小石村村委会,62岁的村治保主任刘金海绘声绘色地讲述小石村变化:“10几年前,我们村的人居环境脏、乱、差。村里都是土路,出行困难,水电使用也不方便。但近10年来,在政府和企业的扶持帮助下,小石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完备,水泥路、自来水户户通;种植产品多样,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由之前的8450元增至1.4万元。”
一系列的变化使小石村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逐渐增强,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渐渐多了起来。
实践队员还了解到,农家乐吸引游客,附近村民农闲时不用外出打工就能直接“就业”,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幸福感十足。
在小石村的调研中,乡村振兴的温度、速度和精度,让实践队员深深懂得:要在乡村振兴中尊重乡土文化和自然生态,既要留住青山绿水,又要传承乡土文化,才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