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8日
首页
第04版:综合新闻

蛟河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 曹丹 本报记者 徐文君

优化营商环境是在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市场公平的维护者,蛟河市不断发挥主导作用,始终争当表率,全力打造服务型、务实型、担当型政府。

“服务”是宗旨

为推动审批服务质量提升,蛟河市将政府职能中心转到公共服务领域,把企业和群众的痛点难点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打造了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推进政务事项集中进大厅进平台,将“无差别”综合窗口事项提升到1113项,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幅压缩承诺件时间至9520天,提升即办件数量至714件,实现“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为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蛟河市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实现205个政务服务事项基层就近办理。依托新版全流程审批系统,将3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延伸至乡镇街办理。完成不动产登记系统与省级平台对接,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等业务“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依托数据共享,实现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的数据在市场准入领域部门在线共享,互通互认,减轻企业办事负担。

“务实”是关键

近年来,蛟河市始终对照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实现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全地区第一位的历史性突破。

围绕经营主体需求,蛟河市强化政策支持,连续多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政策文件,今年更是将提升行政执法透明度、强化政务服务便利度、推进工程建设审批系统管理纳入到“赛马”机制重点推进。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既彰显了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为做实优化营商环境“代言人”角色,蛟河市始终坚持打造全方位监管体系。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创新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行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改革,多措并举,逐步加大对各项举措效果的评估反馈。

“担当”是保障

打造“亲清”政商关系,蛟河市主动出击,在畅通政企联系渠道上下功夫,打造了服务企业体系。从搭建“九解一协调”服务企业平台,到开展年度“遍访”服务企业工作,从千方百计谋招商,到争分夺秒抓项目,深入走访、听取诉求、调查研究,从点到面、由虚到实,将问题“汇”上来、“立”起来。

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蛟河市建立市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服务机制、运行市级领导“遍访”企业模式、组建市级领导带队的服务企业队伍,由市级领导带头深入企业一线,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保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不打折扣,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