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月 本报记者 吴连祥
“现在,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四通八达,大家出门办事、卖农副产品更方便了,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美丽农村路’让我们眼里有风景,兜里有钱花。”说起“农村公路畅通工程”,生活在通化县大山深处的村民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
近年来,通化县抓住国家实施交通强国建设战略的机遇,围绕创建“四好农村路”,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扎实有效做好农村公路“建管养”,跑出乡村畅通“加速度”。
精准发力,高效推进公路建设
挖掘机马达轰鸣,工程车往来穿梭,工人挥汗如雨地施工。这是记者在光华镇长春沟村至闹枝沟村道路改造以工代赈项目现场看到的场景。
2023年,通化县计划整治“畅返不畅”公路52.4公里,改造危桥2座,实施安防工程8.4公里,现在,这些项目均已陆续开工。为了确保施工秩序、进度和质量,县交通运输执法大队优化服务措施,组织执法力量深入施工现场,检查驻地监理工作日志及施工日志,指导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六方责任制”,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严守质量安全红线,确保今年“乡村畅通工程”顺利完工。
多点发力,精细抓好公路养护
6月中下旬以来,降雨量逐渐增多,容易引发塌方、行道树倒伏、水毁路基等险情,县公路管理部门养护人员坚持到一线巡查,经常冒雨作业,以保障辖区普通公路安全畅通。各养护单位集中人力、物力和施工机械,及时开展路面病害治理修复。
持续加强日常养护。为了确保畅行无阻,全县所有公路养护班组、市场化养护公司都增加了日常养护作业频次,开展公路路面清扫、冲洗,路肩草、绿化树管护,路域环境保洁等日常养护作业,不断提升路容路貌形象。
加大排水设施清疏力度。公路养护人员及时到点到位,做好公路边沟、排水井、涵洞、桥梁伸缩缝、泄水孔泥沙垃圾清疏等工作,确保汛期排水畅通。同时,及时做好路面病害维修,消除路面安全隐患,切实提高雨季通行能力。
协同发力,营造爱路护路氛围
近年来,为了确保“农村公路畅通工程”顺利实施,打造“四好农村路”通化县样板,全县各部门协同发力,组织开展了爱路护路普法宣教活动。
5月以来,县宣传文化、交通运输等部门通力协作,集中开展了以“爱路护路”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通化县广场、县客运站设置专门摊位、展板,通过现场派发、微信推送等方式,向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爱路护路常识》《公路管理养护三字经》《通化县农村公路管理条例》等内容,不断增强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进一步优化道路运输环境。
公路通、产业旺、经济兴。“农村公路畅通工程”的实施,为农业产业项目发展壮大创造了优良的运输条件,西江大米、光华蓝莓、果松黄烟、太平人参、富江中药材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特色产业总产值持续攀升。石湖国家森林公园、兴林抗联纪念馆、赤柏康养谷、东来民俗村、四方山枫叶谷等旅游景区的游客不断增加,仅石湖镇2022年就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