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6日
首页
第08版:要闻链接

通榆水肥一体化模式促粮食稳产增产

本报讯 徐明慧 陈宝林 报道 为进一步提升全县玉米、大豆等粮食生产水平,实现“玉米增产十亿斤工程目标”,助推全县粮食稳产增产,通榆县狠抓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落实水肥一体化面积150万亩,目前已初见成效。

通榆县建立省级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按照省粮油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示范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创建玉米、大豆示范田,采用等距播种全程机械化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密植水肥一体化模式。创建中化集团MAP通榆服务园区,生产液体肥料,与有意向的种植户签订服务协议,进行水肥一体化技术服务。

建立市级示范点,按照白城市科技增粮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建立两个玉米水肥一体化示范点,示范面积均为10公顷。在玉米等作物生长关键时期开展现场观摩会,辐射带动全县农民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整体提高全县水肥一体水平,促进粮食作物苗齐、苗壮,为稳产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为提供优质科技服务,通榆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签订玉米密植高产优质绿色高效产业化提升技术服务框架合作协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李少昆研究员团队全程指导通榆县玉米密植高产优质绿色高效(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吉林大学崔金虎专家团队对粮油(玉米、大豆)高产攻关田进行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同时,聘请专家对全县农业干部、农技人员、种粮大户代表等进行培训;组建专家讲师团,深入全县各乡镇开展集中培训和入户现场指导,发放水肥一体化技术资料,编印并发放技术指导手册。

在此基础上,通榆县制定《“玉米增产十亿斤工程”示范田高产竞赛“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建立县级玉米密植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竞赛示范田。竞赛奖励机制中,根据秋季测产结果,设立一二三等奖,且示范田公顷产量超过12500公斤的方可入围参评。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