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7日
首页
第02版:特别关注

牛“龙”在田

——我省高质量推进“千万头肉牛”工程纪实

□ 本报记者 石巍 徐文君

肉牛产业是一个中轴产业,上连种植业,下连加工业,并对第三产业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铆足干劲,让‘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加快把‘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打造成富民强省的标志性工程。”

数据显示:

一季度,全省肉牛饲养量达到462.4万头,同比增长10.9%;存栏390.8万头,同比增长10.9%;出栏71.6万头,同比增长10.6%;

一季度,全省肉牛饲养能力千头以上大项目共计224个,比去年增加15个。已完成项目69个,比去年增加7个;

一季度,全省规上涉牛企业8户,总产值达31.2亿元,同比增长31%,全省肉牛集群全产业链达2000亿元,同比增长7.6%。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我省聚焦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主动作为和创新探索。

发展黄牛养殖,迈上富裕路

五月的桦甸,草青牛肥。

家住二道甸子镇的李宏峰起床后,给牛喂水、准备饲料、打扫牛圈……虽然忙碌,但李宏峰却打心眼儿里高兴。

“现在的政策真好,你看,当初的几头牛已经发展到如今的96头。”指着牛舍里膘肥体壮的黄牛,李宏峰乐得合不拢嘴。

发展黄牛养殖,让李洪峰这样的养殖户走上了致富路。近年来,桦甸市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将黄牛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并在实践中探索新的肉牛发展方式。

截至2022年末,桦甸市肉牛饲养量达25万头,增长23%,存栏量达16.5万头,增长21%。9个乡镇肉牛养殖量全部突破万头以上,千头以上肉牛村41个,新增养殖户1000户。

养得好还要卖得好,2022年7月4日,桦甸市永盛黄牛交易市场开业运营,解决了很多肉牛养殖户的困扰。每天一大早,交易市场人头攒动,从各地赶来的养牛户纷纷将带来的黄牛卸车入圈,客商通过客户通道精心挑选。为了让群众养好牛,政府积极引导养殖户转变经营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养而种,为牧而农,草畜平衡,农牧结合。我省肉牛产业走出了一条良性发展之路,全省33万养殖户也因此踏上了致富路。

秸秆综合利用,书写环保“绿”文章

秸秆浑身都是宝,就看能不能用好。

过去在农业生产中,农田秸秆处理一直是困扰农民的难题。如今在蛟河市前进乡,普通秸秆成了抢手的“香饽饽”,秸秆变“肉”工程既解决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有效解决了牲畜的饲草问题。

王大哥是远近闻名的“牛人”,在王大哥的牛舍中,40多头牛各个膘肥体壮,毛色光亮。院内打包回来的秸秆堆积如山,叠放整齐。在多年的实践中,王大哥尽可能地利用秸秆作为饲料,节省了养殖成本。

今年,前进乡共投入打包离田设备12台,累计完成秸秆离田5.7万亩。

农安县杨树林乡牛尾巴山村以农业为主,村里2万余亩耕地,大部分种上了玉米,秸秆量较大。近几年,村里大力推进肉牛养殖,把庄稼收割后的大部分秸秆用来当饲料,村民既种地又养牛,一年在家挣两份钱。

两年前,牛尾巴山村一共养了600多头牛,而现在,已经超过1700头。“基本上地里的秸秆本村就能消化,大型农机收割时直接将秸秆打碎,配上精饲料加工后便可形成牛羊的饲料,成本不高,一吨一千多元,一头肉牛从出生到出栏大约消耗4吨左右。现在养一头肉牛的纯收益与一公顷玉米地差不多,还不耽误种地,村民养牛的积极性都挺高。”村民算了一笔账。

2022年,农安县秸秆收集总量为222.9万吨,秸秆饲料化为101万吨,饲料化率为45.31%。

在全省各地,个体养殖户基本采取半牧半舍饲,也就是放牧和圈舍饲养相结合的养殖方式,每年冬季都需要大量的玉米秸秆,这也让当地的玉米秸秆有了更好的去处。结合当地地理优势,村民走上增收致富的“牛路子”,努力让小秸秆实现大作用,书写环保“绿”文章。

在推进“秸秆变肉”工程中,我省还依托省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关键技术与配套装备研制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强化秸秆饲料新技术普及和新产品研发。大力推广秸秆青(黄)贮、氨化、膨化和全混合日粮等加工技术,增强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改善消化率,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

“放母还犊”,培育“牛”老板

走进镇赉县和合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排排现代化钢架结构牛舍排列整齐,膘肥体壮的肉牛悠闲地晒着太阳。“在政府的扶持下,我们创办了养牛场,收入逐年增加,辐射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养牛致富。”和合牧业总经理谷月说,借助脱贫攻坚政策,政府投资2.5亿元建设4个肉牛养殖扶贫基地,鼓励企业租赁经营,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夯实肉牛产业基础,经过几年发展,企业肉牛养殖规模发展到1.3万头。

适宜的环境、优质的牧草,是镇赉县发展肉牛养殖业的天然优势。如何依托这一优势,全局谋划肉牛养殖全产业链,实现持续良性发展?镇赉县紧紧抓住“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机遇,将肉牛产业作为全县“三双一旅”战略重要一环,制定出台《镇赉县“十四五”时期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镇赉县发展壮大肉牛产业十八条政策措施》,明确“强基、扩面、提质、延链、赋能”肉牛产业发展十字方针思路,强力推动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过去,养殖户往往采取‘单打独斗’的养牛方式,要实现肉牛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就必须走合作之路。”众合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秀超颇有感触。从去年3月开始与和合牧业合作,以2.6万元/头的价格购进100头怀孕母牛,母牛生产后和合牧业再以1.1万元/头价格回购牛犊,这种“放母还犊,保底回收”的方式不仅为杨秀超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当地更多的农户当起了“牛”老板。

近年来,镇赉县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将经营重点由肉牛育肥向引母扩繁转变,由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向“企业+农户”合作发展转变,采取“放母还犊”“母牛超市”等形式带动农户养殖,迅速壮大肉牛养殖规模。截至目前,和合牧业累计下放优质母牛2312头、回收牛犊453头。

“吉牛云”让智慧牧场走进现实

产业要发展,科技要先行。

“吉牛云”大数据平台的上线,颠覆了以往大家对畜牧养殖业的认知和理解。“吉牛云”平台之下的“智慧牧场”,加快了我省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的步伐。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1年,吉林北信与省畜牧业管理局共同开发了具有“吉林”属性的“吉牛云”大数据平台。“吉牛云”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数据为核心,促进吉林省肉牛全产业链数据深度融合,搭建肉牛产业大数据资源池。

“吉牛云”到底有多牛?

2021年10月,“吉牛云”平台联合省畜牧局,共同推动开展肉牛大数据繁育体系建设试点,建立依托于“吉牛云”的肉牛繁殖员信息化平台“吉牛云繁改系统”,将肉牛繁殖员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实时填报冻精信息、母牛信息、犊牛信息全链条数据信息,确保省内优质冻精直销到场到户,全程跟踪种牛繁育信息,为种群高效选育和推进肉牛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伊通县、榆树市“吉牛·云繁改”试点,截至2022年6月,平台已注册登记繁改员1467人。

与此同时,在“吉牛云”大数据平台现有功能的基础上,正在开展全省肉牛大数据选种选配体系建设试点研究与技术开发,解决种源“卡脖子”难题。

此外,“吉牛云”联合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合力推进“活牛抵押登记+农户自愿保险+银行跟进授信+活体抵押监管”活牛贷款抵押业务。

在平台“吉牛云健康”版块,基于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为主的肉牛疾病预警、智能诊断、疫病防控及专家服务为一体的肉牛智慧健康监测体系,为养殖场(户)牛只提供健康防疫服务,采用智能设备采集牛只健康数据。

我省还将借鉴河南省DHI助力“两牛”产业发展经验,加快推进吉牛帮乡村服务站建设,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兽医计划”,通过“一键呼叫”的方式为养殖场(户)提供繁改、兽医、融资、保险、交易、技术指导、政策宣传等综合性服务,力争到今年8月完成1000个、到2024年实现3000个服务站建设,构建肉牛数字化服务体系。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