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照明 本报记者 侯春强
万物生机盎然,处处都是忙碌的景象。在伊通满族自治县西苇镇蛤蚂塘村文明户的房前屋后,文明户正在播种,播下希望。
年初,西苇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全力推进文明经济项目,选取了蛤蚂塘村作为今年的文明经济试点村。在上级部门的统筹协调下,该村积极谋划,发动8户文明户种植1公顷玉米,产出的玉米由企业收购。文明户与村里、村里与企业层层签订合作协议,严格按照要求步骤,进行粪肥发酵等前期准备工作,并承诺做好后续的田间管理。
不远处,他们干劲十足,播种、覆土、施肥……经过一上午的劳作,完成了1公顷的播种任务。村党支部书记说:“感谢县里和镇里给我们创造这样的机会和条件,不仅能够让文明户致富创收,也能让其他农户看到对文明户的礼遇,这样大家就都争当文明户了。”
西苇镇党委书记表示,今年把该村作为文明经济的村级试点,今后将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由点到面,在镇里全面铺开,持续谋划粘玉米、粘豆包、蔬菜水果等其他农产品的文明经济项目,在帮助文明户增收的同时,带动更多的人成为文明户,这对于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据悉,近年来,伊通县大胆尝试,持续探索文明经济试点取得了实效。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阵地、平台、渠道以及资源优势,实现了文明导向“全方位”彰显、资源整合“全方位”实现、乡村振兴“全方位”融合、试点工作“全方位”开展、群众动力“全方位”激活的五个“全方位”。让文明人得到实实在在的礼遇,从而形成人人崇尚文明、人人争当文明人的浓厚氛围。
暖意融融的风吹拂,也是文明的新风,阵阵扑面而来,拂过文明户的脸颊,他们有说有笑,辛勤耕耘,向未来许下丰收的美好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