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6日
首页
第06版:黑土地

童年挖野菜

□ 朱乃波

采食野菜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诗经·周南》里就有“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的诗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到春季,青黄不接,几乎没有新鲜蔬菜可吃。有了野菜,才使家里的餐桌丰富起来。

天气刚回暖,万物复苏,草木萌发。放学后,我就和小伙伴拿着刀,拎着小筐,顶着料峭的寒风,到地里去挖野菜。挖野菜难的不是挖,而是寻找。我们在田间、地头、荒地和沟边,弯着腰仔细搜索着地面。最先露出地面的是小根蒜和婆婆丁,小根蒜刚长出来时,叶子呈淡红色,一丛一丛地生长着,相距不远,单独一根生长的很少。婆婆丁小小的叶子,暗绿色与大地的颜色很相近,找起来很费力。我们在小河边向阳坡上寻找,扒开地上的落叶,有时就会有意外惊喜,几株嫩绿的鹅黄色的婆婆丁躲在下面,正好奇地看着我们。那时的小根蒜头都不大,如果谁挖到比较大的,就会高兴地喊道:“我挖到‘大脑瓜’了!”

随着气温的升高,到了野菜的旺盛生长期,挖野菜就容易了。我们常挖的野菜,有婆婆丁、小根蒜、荠菜、柳蒿芽、小叶芹等。把挖回的婆婆丁摘洗干净,用凉水泡上,叶子舒展开,一棵棵的婆婆丁,就像一朵朵盛开的绿菊花,用它蘸酱吃饭特别香。小根蒜可以蘸酱吃,还可以把根须洗净连叶剁碎,烙饼吃,别有风味。用荠菜熬土豆,做包子,味道很鲜美,小叶芹多在河边生长,用它包饺子味道比家芹还好,把柳蒿芽采回来,用开水焯熟蘸酱吃,有种别样的清香。还有苣荬菜、灰灰菜、苋菜和车轱辘菜,也是我们常挖的野菜。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南大河边挖完野菜,蹲在河边洗手,准备回家。妹妹随手就把装满野菜的小篮子放在河里要清洗一下。可是,刚放进水里,篮子里的菜就飘了起来,被水冲走了。见此情景,我急忙放下菜筐,把妹妹篮子里剩下的野菜倒在地上,追赶着冲走的野菜,用小篮子往起捞,当我第二次用篮子捞起一些野菜时,竟然捞上了一条小鲫鱼。我把鱼拿回家,母亲用鱼和荠菜做了一锅鱼汤,味道非常鲜美。

有一年秋天,庄稼开始收割了,我和妹妹拿着刀和小篮子去挖小根蒜,母亲要用它腌咸菜。我们来到了一片黄豆地,黄豆的叶子已经脱落,垄台垄沟都生长着许多小根蒜。叶子宽大的,蒜头就大一些,我们挑选着挖。秋天的小根蒜也养育了自己的下一代,在小根蒜的蒜头两侧各有一个小蒜头,和大蒜头紧紧依偎在一起。我们寻找着,挖着,忽然妹妹惊喜地喊道:“黑星星!”我走过去一看,一棵一米多高的绿秧,像小树一样,上面挂满了成熟的黑星星,犹如一颗颗黑色的珍珠。我和妹妹边摘边吃,酸甜适口,大快朵颐。在那个水果缺乏的年代,这可是难得的美味!

童年时代的许多往事令我难忘,尤其是挖野菜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