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闫虹瑾 报道 为深入推进我省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2023年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组织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等“五大行动”,以提质量、上水平、强标准为着力点,结合水产技术推广、渔业绿色发展专项、推广体系建设等项目以及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等工作协同推进。
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重点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增养殖、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和流水槽“跑道鱼”养殖等5项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示范,在长春、吉林、四平、白城等地建立24个推广基地,以推广基地为样板,深入开展技术培训、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等活动,扩大辐射带动范围。
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重点开展池塘底排污尾水处理技术模式、“一池一渠”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模式和流水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净化与循环利用技术模式,在长春、吉林、白山、延边等地建立13个推广基地,集成示范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推广基地率先实现养殖尾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辐射带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取得新进展,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依托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聚焦我省重点养殖品种和不同养殖模式,遴选、建立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骨干基地14处,重点做好生态养殖、优质苗种、疫病防控、规范用药、生产管理等5方面技术措施减少用药,各骨干基地水产养殖用兽药使用量同比平均减少5%以上,抗生素类兽药使用量同比减少10%以上。
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模式推广行动在长春、白城、延边、松原,建立河蟹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技术模式推广基地6个,集成示范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技术模式,率先开展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养殖试验,提高配合饲料替代率,研究制定河蟹成熟的饲料配方及可行替代方案,降低配合饲料使用成本,提升养殖效益。
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在吉林、白城、松原等地建立9个省级推广骨干基地,推广试验示范滩头雅罗鱼、瓦氏雅罗鱼、异育银鲫“中科5号”、异育银鲫“中科3号”、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瓦氏黄颡鱼、大口黑鲈、泥鳅等8个优质、高效、多抗、安全的优良水产品种,辐射带动有条件的养殖企业、养殖户广泛参与,提升水产养殖良种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