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8版)工作模式项目化。农村数量庞大的资产资源,是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成为农业农村改革面临的“时代课题”。双辽市面对“课题”,采取由市级领导领题方式,成立农村产权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项目有方案、有计划、有流程的要求,明确项目推进责任、推进目标、推进时限,严格标准,逐项推进,有效规范运行产权交易平台,推动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推动落实标准化。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理念引导行动。双辽市加强交易体系顶层设计,紧紧围绕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的性质定位和现实需求,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服务三农”的框架下,确立了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市、乡镇、村“三级共建”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市级成立交易服务中心,乡、镇(街)建立服务站,村级设网格员,有效健全产权交易服务体系。
业务培训常态化。为提高农村产权交易业务实操能力,双辽市与省产权交易市场联合,围绕相关政策宣讲、平台业务操作及土地流转中多宗发包业务的操作举办线上专题培训班。通过培训,有效增强全市基层农村产权交易人员的理论政策和专业技术水平,对打造一支懂政策、精业务的农村产权交易管理队伍起到了有力助推作用,为双辽市全面推进线上交易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将农村闲置宅基地等“沉睡资源”有效激活?双辽市依托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将闲置集体资产挂牌流转,有价入市,打破了城乡之间、乡村之间资源地域壁垒,架起了民间、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振兴的“桥梁”,变“沉睡资源”为“活力经济”。截至目前,全市农村产权流转进入平台交易成交328笔,成交金额168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