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张晓松 朱基钗 林晖
乘着浩荡东风,踏上新的征程。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亿万中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之时,出席2023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肩负人民重托,齐聚首都北京,共商国家大计。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看望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同大家倾心交流、深入讨论、擘画未来,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把握首要任务:“没有高质量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全国人民的实际行动,2023年全国两会承载历史重任、备受各界瞩目。
3月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开启。
聚光灯前,来自徐工集团的单增海代表,就如何提升中国制造硬实力回答了新华社记者提问。
“电影《流浪地球2》中‘宇宙级’的施工,国产工程机械成了‘特殊演员’。近30年投身这个行当,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就要摒弃幻想,靠自己!”面对镜头,单增海充满自信。
单增海没想到,这一幕通过电视直播,被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到了。
当天下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总书记来到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
坐在总书记对面的单增海刚一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就认出了他:“你今天在代表通道接受记者采访了吧?”
“是的。”
“我看到了。”总书记笑着说。
这是单增海第二次近距离同总书记交流。上一次还是2017年12月12日——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第一站就来到了单增海工作的徐工集团。
单增海清晰记得,那天,总书记饶有兴致地登上一台全地面轮式起重机,询问技术细节和操作流程,叮嘱大家“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术是求不到、买不来的”。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