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菌专家 刘晓龙
桑黄为多年生药用菌,短段木栽培生长期2-3年。一年生桑黄个体小,有效成分含量低,药效差,所以,短段木栽培桑黄当年不能采收,10月上旬进行越冬管理。每年秋冬季出黄棚内温度降至15℃以下时桑黄子实体停止生长,此时菌段进入越冬期,应对桑黄菌段采取防寒措施。
清理大棚卫生,处理污染菌段
秋冬季白天大棚内温度降至15℃以下检查棚内桑黄生长及菌段污染情况。将污染严重的桑黄菌段拿出棚外集中焚烧或深埋,并将污染菌段附近的畦面清理干净。污染较轻的菌段可用过熟修剪刀切去污染部位集中焚烧,将菌段污染部位涂抹浓石灰水,抑制杂菌生长。并在出黄棚内用800倍的克霉灵水溶液喷雾消毒。
菌段补水、畦面灌水,增加土壤湿度
利用喷灌设施对菌段及畦面喷水增湿,保证菌段不失水,菌段含水量控制在40-45%之间;并向畦面灌一次透水,使出黄棚内土壤水分保持在40%左右。
菌段覆盖遮阳网保湿
将出黄棚上的遮阳网撤掉,冬季雪天便于除雪;将撤下的遮阳网覆盖在大棚内的桑黄菌段上保温保湿,防止菌段和桑黄子实体失水过多。明年4月中下旬将遮阳网重新覆盖在大棚外的塑料薄膜上。如果是旧的塑料大棚膜,要及时将破损部分补好,防止冬季冷风抽干大棚内的水分,导致菌段严重失水。
冬季及时除雪,防止雪大压垮大棚
冬季要关闭大棚门和侧面通风门,防止塑料大棚膜被大风吹落。雪后及时清雪,防止压垮大棚。如果冬季发生暖冬现象,要及时在大棚上覆盖遮阳网遮阴,控制大棚内温度在0℃以下。
明年4月末,当大棚内白天最低温度稳定在20℃以上、夜间最低温度达到15℃进行出黄管理。先将大棚打扫一遍,检查桑黄菌段污染情况,发现污染菌段要及时拿出棚外,并用 800 倍的克霉灵水溶液向空间喷雾消毒,然后向大棚内畦床上的桑黄菌段喷水增湿进行出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