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0日
首页
第04版:综合新闻

棚膜经济拓宽农民增收路

□李猛 本报记者 侯春强

“一栋温室十亩田,一年四季都出钱。棚膜产业连成片,家家户户把钱赚。”这是近年来梨树县发展棚膜经济,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真实写照。

初冬时节,走进梨树县喇嘛甸镇盛园蔬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内,一派春意盎然,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豆角、茄子、黄瓜挂满枝头,新鲜蔬菜正源源不断地运往周边超市和小区。

“合作社以前都是钢架大棚,通过梨树农业局和园艺特产站对我们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组织我们去辽宁、山东学习,那边都是土堆温室,经济效益特别好。我们学习回来之后,2016年流转了15公顷土地,建了21栋土堆温室,效益特别好,2017年又建了31栋。我们合作社现在种植的蔬菜品种有黄瓜、芹菜、西红柿、豆角,还有各种小菜,年产值300万元以上。”梨树县盛园蔬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彦说。

据了解,梨树县盛园蔬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共有温室大棚52栋,全部采用“土打墙”模式。棚内黄瓜、西红柿、九月青豆角、辣椒、芹菜、生菜、香菜等一应俱全。

喇嘛甸镇党委书记高艳梅告诉记者,全镇共有棚膜小区10个,蔬菜大棚3896栋,大棚种植户1286户,种植面积1万多亩,总产量5万多吨,产值高达1.5亿元。专业种植露地蔬菜的农户达到658户,在蔬菜种植业方面,全镇年产值达到1.7亿元。

近年来,梨树县立足“菜篮子”产品,特别是蔬菜供给的高端化、品牌化需求日益增大的实际,不断推进“新三品一标”建设,探索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新路。切实把棚膜经济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增长点来抓,强化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棚膜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截至目前,梨树县共有棚室31567栋40102亩,30亩以上园区32个,标准化育苗基地1个。年产蔬菜瓜果34万吨,产值15亿元;年产食用菌1080吨,产值540万元,设施农业已成为全县的“绿色银行”,实现农民四季创收。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