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连祥 实习生 马鸣馨 报道 建强基础,美化庭院,绿化村庄……梅河口市一座营镇永新村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入手,着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攀升。
永新村紧紧围绕“生态宜居”发展目标,开展“千村示范”创建工作。按照“九有六无”“五个全覆盖”标准,立足实际,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注重保留乡村风貌,彰显乡土味道。投资150万元,新建基础设施项目3个,完成石砌边沟1692延长米,安装太阳能路灯90盏,修筑沥青路面1200延长米,栽植果树2000棵、萱草宿根花卉10万株、草坪2万平方米,建休闲凉亭长廊2处,打造微景观3处,村庄环境面貌实现大改观。
以积分改变习惯,用勤劳改变生活。建起“美丽家园积分小超市”,引导激励村民树立文明新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天野带领驻村工作队走屯入户,广泛宣传,引导农户“抓清洁、晒庭院、比贡献”,以房屋整洁、庭院美观的成果获取积分,兑换相应物品,使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村屯环境卫生整治、文明新风弘扬等活动中。截至目前,已有32户利用积分换取了铁锹、拖布、水桶等生产生活用品。
驻村工作队成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助力环境建设。截至目前,共争取资金10万元,为村屯发展建设注入了动能。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绘制337.5平方米特色墙体画,订制并安装92.71平方米宣传墙板。完善公路设施,安装波形梁护栏100延长米,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协调市慈善总会,为脱贫户捐赠衣物300余件。出资6800元,为脱贫户购买液晶电视机1台、药品10盒,安装室内保温扣板110平方米,满足了脱贫群众的“微心愿”。
提升绿化美化档次,让村屯环境更靓美。今春化冻后,村里选购1000棵李子树苗,对村庄进行绿化美化,实现春有花秋有果。突出抓好“清、拆、改、建”工作,从“村子、院子、园子、屋子”做起,驻村工作队会同村组党员干部对生产生活垃圾、三小五堆、畜禽粪污进行彻底清理。同时,拆除私搭乱建、废弃棚厦、破旧玉米楼等10余处,村屯环境质量实现大幅度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