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萍 史兴伦 本报记者 吴连祥
水光波澜鸭浮游,客览绿松鸟啼鸣,碧水涛涛东流去,岸绿景美胜桃园……东丰县按照《吉林万里绿水长廊建设规划》要求,扎实推进绿水长廊建设,为江河湖泊按下“美颜键”,不断开创河湖治理、生态环境共筑共享新局面。
河湖是大地的“血脉”,不仅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又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保护河湖生态资源,东丰县依据辽源市绿水长廊建设规划(2021-2035年),发布了2022年1号总河长令,扎实推进2022年河长制重点工作。
目前,全县已谋划涉水建设项目100余项,计划治理河道600多公里,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31条河流均有建设规划。2022年,已实施项目13个,其中河道治理项目5项,治理河道长度约40公里;乡村振兴项目2项,打造了榆林农民画村、大兴镇六禾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乡村文化景观;高标准农田项目1项,涵盖横道河镇、小四平镇、南屯基镇、三合乡周边土壤改良、田间道路等。项目总投资超6.5亿元,县级整合投入资金约4.5亿元,治理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统筹推进项目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清单,实行常态化调度,落实各阶段责任人,细化分工,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全县以县级总河长为“中心”,充分发挥河长制统筹协调优势,在项目工程规划、项目工程审批、资金筹措、项目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全力以赴,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配合。
伊通河是那丹伯镇境内的省级河流,河道全长9.7公里。该镇采取干砌石护坡、建设遮挡栅栏等措施,对河道进行全面治理,并对因河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采取插柳、栽植芦苇等方式进行治理保护,已取得显著成效。
“东丰县莲河二期绿水长廊”建设项目总投资8367.9万元,新建下堤上河台阶、橡胶坝、亲水栈道等水利设施,治理河道1041延长米。经过持续施工,目前,莲河城区段清淤工程已完工,“乡村振兴研学民宿”项目已接近尾声。项目竣工后,流域面貌焕然一新,将成为休闲观光、造福民生的生态风景线。
建一项工程,成一处风景、留一段历史、传一地文化。秉持这一理念,东丰县在绿水长廊建设中,注重挖掘地域历史文化,渗透本地人文元素,不断放大水利项目的安全效应、生态效应和文化效应,努力向“流动的城市绿道”迈进。
如今,水清了,鱼多了,岸绿了,景美了。茶余饭后,众多居民都会来到沿河两岸,拍照、跑步、打球、舞剑……在社交网站上晒出两岸美景,河流渐渐成了“网红打卡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