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3日
首页
第02版:综合新闻

镇赉:“蟹稻共生”迎丰收

□ 潘晟昱 王凯 本报记者 徐文君

又是一年丰收季,俗话说“夏吃虾、秋吃蟹”,眼下正是蟹肥黄足的最佳时节,在位于镇赉县百万亩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晃动,田埂四周防逃网前的“稻田蟹”正“横行霸道”地觅食游荡,一派“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好景象。

在四方坨子三分场的稻田里,其中在一片600亩的稻田地里是稻蟹共作的养殖模式,养殖稻田蟹的“主角”宋振军,开着小轿车在稻田四周进行巡视,看着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穗接近成熟,宋振军脸上带着喜悦。令他更加欣喜的是,今年投放的蟹苗也即将迎来收获。成千上万的蟹苗在水中嬉戏,不时爬向稻田地里。宋振军告诉记者,在汇聚农业的带领下,这些蟹苗是今年6月份投入的,当时蟹苗有米粒大小的“大眼幼体”,现在这些蟹苗已经长很大了,马上可以捕捞,送到汇聚农业越冬池过冬。通过初步计算,宋振军今年仅河蟹的收入就达三四十万元,汇聚农业采取的是“公司+农户”形式,市场行情好时蟹农可以采取自愿购销,市场行情差时汇聚农业实行保底回收,这样给蟹农吃了个“定心丸”。

汇聚农业稻田养蟹的大方向、大投入、大规模,让围观的村民赞叹不已。周边乡镇几户家庭农场、种田大户赶了十几里路,专程来看“稻田养蟹,稻蟹共生”。稻田埂、水渠边成为村民研讨蟹稻种植的大讲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专心地探求着蟹稻增收的门道。

汇聚农业负责人葛俊介绍,今年镇赉县水稻种植面积达5.6万亩,他们精选了专门用于蟹稻共生养殖的绿色生态技术,靠着一点点摸索,成功种植出河蟹生态水稻,在种植上保证“舌尖上的安全”。稻田有种植和养殖的环境,是“用地不占地、用水不占水、一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的立体高效农业模式。稻田为螃蟹的生长发育提供环境,田里的水草、害虫等浮游生物是螃蟹的“美食”,保证螃蟹的存活率和高品质。而螃蟹活动可以帮助稻田翻动土壤,排出的粪便,也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害虫,生产出优质的绿色大米。

以“稻养蟹、蟹助稻、稻增产、蟹丰收”的生态种养模式,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途径。稻谷香、蟹儿肥。不仅水稻即将迎来大丰收,稻蟹共生模式养殖的螃蟹也将陆续上市。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