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韵涵 本报记者 郭小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诗句用来形容靖宇县景山镇新胜村再贴切不过,那尔轰河绕村流过,街道巷路干净整洁,田园人居净美和谐,文明新风治理有效,园区产业前景可观……新胜村全面落实示范村创建和“六域”党建引领“七城”创建,村容村貌、乡风文明、产业发展实现“美颜加滤镜”效果。
人居环境“质感”滤镜。自示范村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开展了环境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清理河道、河堤、村头、死角垃圾17处,清理小广告60余处,主街排查绿化带杂草、边沟垃圾并及时清理,村内环境也迎来了新面貌。
公共环境清理结束后,村里又投入到户内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提升,组织发动农户主动开展卫生集中清理活动;集聚资源,广泛发动志愿服务力量,组织镇、村志愿者74人深入 23户老弱病家庭打扫卫生,深入142户普通家庭开展宣传。
为推进基层党建与产业兴旺、乡村宜居、治理有效联动,深化乡村治理德治、自治。全面开展星级联动促振兴活动,实施“产业发展星、居家整洁星、生活文明星”星级示范户评比,为星级示范户悬挂门牌并给予奖励,已完成第一批次49户示范户评比,通过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最大限度激发了农户参与示范创建的积极性。
基础设施“高清”滤镜。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全方位改善村内边沟、围栏、排水沟、路面、路灯等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修建防护围栏1576米、修复防护围栏1067米、新建排水沟727米、维修排水沟2090米、修复村内破损巷路664延长米,新建太阳能路灯31盏、维修太阳能路灯11盏,累计投资130余万元。
为改善村容风貌,提升乡村景观,丰富旅游内容吸引来客,同时提高群众乡村振兴政策知晓率,丰富农户文化生活,对村内可利用墙体打造彩绘墙面10余幅,生动形象展示了新胜村蓝图、田园生活、乡土文化等内容。
产业融合“元气”滤镜。依托白山湖州现代农业合作园发展棚膜经济,建设新胜村果蔬种植基地,目前有塑料大棚233个,日光温室大棚1个,引进樱桃番茄、阿络斯网纹瓜、印度南瓜、水果玉米等湖州优质水果品种11个,种植山野菜、小猕猴桃、地瓜等特色果蔬,培育花苗数万棵,实现了多种经济、规模发展,预计今年园区实现产值260万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常年聘用农村劳动力1000人次,带动务工收入80万元。
园区已基本实现规模性、多品种种植,采摘观光游客不断增多,立足新胜现状和特色,以绿色农业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为目标,发展生态观光游。升级长白山靖宇农耕文化馆,通过馆内70余件农耕器具展现农耕发展,通过展馆外实景和墙绘还原不同时代的“记忆”,听讲述、看发展、观老物件,多角度体验农耕劳作,传承农耕文化;利用老校舍教室打造红色元素和文化情怀,“红色足迹”展示村发展史和全镇27处抗联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