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保专家 张振铎
进入6月份以来,我省各地降雨频繁,多地出现了大到暴雨的天气过程,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涝灾的影响,地势低洼地块积水严重,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同时由于低温寡照等不利的气候因素,使水稻叶片生长幼嫩,容易引发稻瘟病的侵染流行,对水稻的安全生长构成较大威胁。目前水稻正处于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农民要迅速采取措施,全力以赴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采取措施 迅速排水
对发生涝灾的水田地块,抓紧动用人力、机械疏通沟渠,采用水泵等机械排水抢救,使稻株上三叶尽早露出水面,减少被淹天数;在阴天排水时可一次排干,晴天排水时则先排至稻株上部露出水面,恢复生长后再排剩余积水。同时,清除植株上的泥沙和杂物,促进叶片尽快恢复光合作用和生理机能。
合理管水 轻晒排毒
尽管水稻生长需水量大,但是积水浸泡时间过长,稻株仍会缺氧,而且稻田土壤中残存的秸秆等会不断分解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影响水稻根系生长,因此针对受灾水田,排水之后要进行一次轻晒田,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排出有害气体,提高根系活力,促进水稻扎根。孕穗期采取“浅-湿”交替灌水,抽穗扬花期采用“干湿交替、以湿为主”的灌水方法,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矛盾,保障水稻快速生长发育。
科学追肥 避免倒伏
积水会造成田间氮素等肥料流失严重,使水稻生长缺乏营养,影响穗粒数的分化形成,所以要及时追肥,但是由于目前时间偏晚,钾肥可以按常年用量使用,氮肥要尽量少用,长势正常的最好不用,特别是前期幼嫩徒长的水稻,不能再用氮肥,防止后期发生倒伏。同时渍涝地块通过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类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植株健壮生长。
防病治虫 及时用药
淹水的水稻叶片容易受伤,引发病害,同时田间湿度大,利于病虫害发生蔓延,要经常下田观察稻株长势,尤其是叶片有无病斑或破损,发现病虫害及时用药防治。稻瘟病早期可喷施解淀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春雷霉素、井冈·蜡芽菌等进行预防,在始穗期和齐穗期再各喷一次。水稻白叶枯等细菌性病害可用辛菌胺醋酸盐、氯溴异氰尿酸、噻森铜、噻菌铜等药剂。水稻二化螟可用杀虫双、环虫酰肼、甲氧虫酰肼等药剂。
本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