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2日
首页
第03版:百姓生活

用红色基因点亮青少年梦想

——集安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创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李鹏宇 本报记者 吴连祥

集安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充分利用“红桥”资源,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讲好红色故事,在广大青少年心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集安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工作区域拥有红色资源——鸭绿江铁路大桥。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这里跨过鸭绿江,打响了气壮山河的抗美援朝战争,这座桥梁也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

近年来,该检查站充分挖掘“红桥”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安排20名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担任“红桥”兼职讲解员,组织他们深入学习抗美援朝历史和先进宣教方式,用心用情讲好爱国主义故事,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运用“旅游+红色教育+互联网”模式,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传承红色基因,更好地担负起时代重任。同时,联合多所院校,组织青少年开展暑期走进“红桥”活动,引导他们了解革命历史,聆听革命英烈故事,参观文物遗存,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让他们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所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感受体悟革命先烈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创新教育模式,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深入寻找史料,提炼故事背后的文化意义,开展沉浸式体验活动。把红色故事、红色文献资料和红歌充分结合起来,通过不同角度、不同载体、不同形式,让红色故事、红色人物更加生动形象,用红色故事感染激励青少年,使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铭记历史,弘扬传统,立志成才报国。

开设“红色课堂”,用红色基因点亮青少年梦想。利用“党政军警民合力党建共建”红色教育平台,深入开展一堂好课活动,在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利用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邀请先进人物、抗美援朝老兵、革命老前辈为青少年上红色教育专题课,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使他们从党史、革命先烈故事、新时期军人功臣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