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洪伟 孔馨瑶 本报记者 吴连祥
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幽雅恬静;村村寨寨树木葱茏,鲜花盛开,人在景中;放眼山川沃野,果林茂盛、参花吐艳,昭示出产业勃兴的讯息……集安市多措并举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振兴乡村的进程中,集安市坚持规划先行原则,科学合理规划村庄发展。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加快推进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多规合一”。
整合资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坚持“多个入口、一个出口”和“一个漏斗向下”的原则,全面整合财政、乡村振兴、发改、农业、移民、水利、环保等各类涉农资金,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示范村创建中,最大限度放大资金效能。乡村振兴局联合部门配合,采取EPC形式,由中铁一局具体施工,全面开展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85000万元,修建道路53204平方米、新建围墙20532米、维修围墙15545米、新建边沟10582米、新建1个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新建3个村污水分散处理设施、打造景观点3个。目前,已栽植绿化树4000余棵、绿植6000余平方米,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均已开工。
推行“235模式”,高质量打造庭院。借鉴域内外成功经验,采取农户出资出劳投入20%,市政府补贴30%,镇村投入50%的方式,由镇村统筹协调、设计团队高标准设计、施工公司具体施工,对6个精品村900户庭院进行工程化高标准打造,同时,对农户有意愿并具备区位优势的,按照本村的自然禀赋,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民宿。目前,全市庭院整治开工115户,完工27户,计划6月30日前全部完工。其他11个全面提升村庭院整治按照“九有六无”标准进行,现在各村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建“巾帼美家超市”,培树文明乡风。以村级为考核主体,村民为考核对象,为避免出现“政府干、村民看”现象,在实施积分制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激励引导,着力创建“巾帼美家超市”,对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实施积分制管理。以卫生“小积分”撬动治理“大能量”为主题,构建分级负责的管理体系:由农业农村局、妇联负责督导工作,乡镇由分管领导、妇联主席负责监管审查域内“巾帼美家超市”建设及积分兑换情况,行政村由村支书、妇女委员、村民代表组成工作小组,负责入户检查、积分评定、奖品兑换等工作。通过“巾帼美家超市”的激励作用,既让庭院环境有了改观、农户得到实惠,又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村民的不良生活习惯。
“示范村创建+”,赋能乡村振兴。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实施“示范村创建+乡村旅游业”工程。将示范村旅游资源与鸭绿江河谷带景区、人参和葡萄等特色产业、朝鲜族风俗特色元素相结合,以点连线、扩线成面带动发展的方式,打造“鸭绿江畔,最美边境”全新文化品牌。根据不同村资源禀赋赋予独有的定位:下套村定位“天幕峰”,打造集农耕、研学教育为一体的体验式乡村旅游品牌;黄柏村定位“葡韵小镇”,依托葡萄产业,打造高端乡村旅游;下解放村定位为“抗美援朝友谊村”,依托国门景区、城市结合部,打造红色旅游,建设红色民宿150家;太平村定位为“康乐太平、生态养生地”,打造集安西出口乡村旅游服务区;永泉村和凉水村定位为“朝族风情”,依托永泉村寨、朝鲜族民俗街,打造朝鲜族文化乡村旅游。借助示范村创建优势,实施“示范村创建+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向国家争取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资金8338.31万元,为13个村建设13座集中污水处理设施、62座污水暂存池、1365套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人居环境的显著改善,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