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州市三江街道仙人坑村,王贤琴家门口的大核桃树是一道远近闻名的风景线。高耸而粗壮的树干,成人双手都抱不拢,巨大的树冠宛若一朵绿色的云飘浮在小院的上空。
每天清晨,王贤琴醒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烧水,因为饭后,乡亲们总爱聚在她家的核桃树下喝茶、聊天。伴随着欢快的笑声、斑驳的树影,那些和丈夫相依相守的时光也总会一次次涌上王贤琴的心头……
一年一见,核桃树下种相思
1965年春节,在媒人的撮合下,20岁的下乡知青王贤琴与30岁的车床工人王荣浩初次见面。两人一见钟情。美中不足的是,王荣浩在青海的一家工厂上班,如果结婚,两人只能两地分居。但几番接触后,王贤琴还是决定与王荣浩携手一生。1966年8月,他们在一间茅草屋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然而,相聚太短、离别太快,一年一次的探亲假转瞬即逝。王荣浩收拾行李赶着回去上班,王贤琴连丈夫工作的具体地点都不知道,忍不住关切地问道:“你的工厂在哪里?你做什么工作?”没想到,王荣浩一脸严肃地说:“有些事还不能告诉你,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你在家等着我就是了,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守着你。”
出于对丈夫的信任,王贤琴压下满肚子的困惑,说:“好,我会好好照看这个家,等你回来。”
从小备受父母宠爱的王贤琴有着不服输的性格。从城市嫁到农村,种菜耕地、做家务、照顾老人,家庭的重担顷刻间压在肩上,她一样样从头学起,硬是把自己活成了“女汉子”。
无数个漫长的黑夜,王贤琴在思念中度过。1967年9月,王贤琴终于盼来了丈夫一年一次的探亲假,她高兴地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迎接丈夫的归来。而此时已调到四川工作的王荣浩也为归程做了充分的准备。青海的毛线、上海的尼龙袜在当时都是稀缺货,亲戚朋友都有份,除了这些东西,他还神秘地掏出一个纸包:“贤琴,我还有一份礼物送给你。”她打开,三颗青皮核桃映入眼帘。
“这是我从四川带回来的核桃,把它种下去。南方没有核桃,就让核桃树代替我守护你。等到核桃树长大了,我就回来了。”那天,两人一起小心翼翼地将核桃种下。
在王贤琴的精心呵护下,几个月后,一棵小苗冒出了头。王贤琴欣喜万分,立马提笔给丈夫写信:“我们的核桃树发芽了,它是我们爱情的结晶……”
只为家国,半生离别亦无悔
无尽的等待中,核桃树是王贤琴内心唯一的寄托。每次给丈夫写信,说完家长里短之后,她总不忘提几句,“核桃树又长高了”“核桃树长出新叶了”……在她的眼里,不论多苦多难,只要核桃树依旧茁壮成长,她和丈夫之间的爱也会在历经风雨后,磨砺出非比寻常的坚韧。
1984年,枝繁叶茂的核桃树结出了青果,这可是17年来的头一遭。核桃树结果,或许寓意着圆满和收获。1985年,50岁的王荣浩因病提前退休。从满头青丝到鬓发斑白,两地分居20年的夫妻终于团聚,过上了普通而平静的生活。
不久,王荣浩隐藏多年的秘密被揭开了。王贤琴整理丈夫从四川带回来的箱子时,无意中发现了勋章和证书:“王荣浩同志长期从事核工业建设,做出了贡献,特颁发荣誉证书。”“王荣浩同志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做出了贡献。”右下角,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的公章赫然在目。
原来,王荣浩不是普通工人,而是一位核弹工人。所以,他才什么都不能和妻子说,为大家舍小家。横亘心头多年的困惑终于找到了答案,王贤琴鼻子一酸,忍不住哽咽起来:“原来,你真的为国家做贡献了!我支持你!”那一刻,自豪感油然而生,她为丈夫感到骄傲,也为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而深感值得。
王荣浩特别喜欢孩子。平日里虽不爱讲话,但总能和周围的小孩打成一片。然而,这么多年,两人一直没有孩子。有人为他们感到遗憾,建议他们领养一个,王荣浩却摇摇头:“核桃树就是我们的孩子。”一树、两人、三餐、四季,除了妻子,没有人知道王荣浩曾经做过什么,也没有人知道那些压在箱底的勋章和证书。他平平淡淡地过着每一天,珍惜和妻子相守的每一寸光阴。
归来相守,青果枚枚暖人心
王荣浩多年在外,对家务事、种地一窍不通,但只要看到妻子忙碌,他就主动上前帮忙,这让操劳了半辈子的王贤琴心中欣慰不已。
不过,王荣浩最拿手的是手工制作。家里陈设的桌子、椅子、柜子等都是他的杰作,和专业木匠相比也毫不逊色。平日里,村民遇到什么难修理的东西,只要吆喝一声,王荣浩三两下就解决了。因此,乡亲们也特别愿意来到核桃树下,和他坐下来喝喝茶、聊聊天。
2005年,70岁的王荣浩不幸罹患胃癌,饱受病痛折磨。去世之前,病榻上的王荣浩依旧不忘叮嘱妻子:“国家不让说的事,绝对不能说!”“放心,承诺过你的事一定算数。”王贤琴含泪答应为丈夫保密。丈夫去世后,王贤琴悲痛欲绝,彻夜难眠。但生性乐观、坚强的她一遍遍地告诉自己:“只要核桃树在,荣浩就没有离开我。”
日子不疾不徐地走到2021年,一代核工业人的筚路蓝缕已是公开的秘密。这年5月,王贤琴的小院被嵊州市政府设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慕名拜访的人络绎不绝。7月,王贤琴被评为“2021年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人物”。
不久,王贤琴去北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浙江省为建党100周年原创的越剧现代戏《核桃树之恋》,女主角原型就是她。如雷的掌声中,回首那段漫长而艰难的岁月,王贤琴说:“我这辈子,值得。”
如今,77岁的王贤琴依旧守护在核桃树下。这几年,核桃大丰收,王贤琴把核桃免费分给邻居吃,大家一起烧饭、唱越剧、剥核桃,其乐融融。她还参加了仙人坑村“邻舍+”志愿服务队,和队员们一起做志愿服务。王贤琴说:“人生一世,总是有追求、有盼望、有承诺,有让自己珍视、向往、护卫,愿意为之活一遭乃至为之献身的东西,这就是价值。他是这样,我也是这样。”
据(《婚姻与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