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7日
首页
第07版:文摘精选

半导体物理学“破冰者”谢希德:

只要心脏还在跳动,就要战斗

回溯中国芯片的发展史,绕不开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半导体的教材——《半导体物理学》。1958年,这部在当时全世界都可称为权威的芯片专著问世,成了中国芯“破冰”的教科书。

2021年3月19日是这本书的作者之一、中国半导体“破冰者”谢希德先生的百年诞辰。这位与中国共产党同岁的科学家,是享誉海内外的固体物理学家,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科的开创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大学女校长。谢希德如同一位斗士,于满身病痛中在教育、科研领域奋斗了数十载,更为我国培养了宝贵的第一批半导体人才。

披荆斩棘、从无到有的中国“芯”

1956年,中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在北京大学成立。这个班由北京大学的黄昆和复旦大学的谢希德共同主持,成为我国一大批半导体人才的发源地。经谢希德等一众老师培训的300多位学者,后来分别成为两院院士、大学教授和企业工程师,在科研一线和生产一线,将半导体技术薪火相传,成为中国“芯”的第一批宝贵人才。

而作为中坚力量之一的谢希德,和当时的同仁一起,几乎是在一穷二白中起家办学。

出生于物理学世家的谢希德,在拿到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就迫不及待地离开了美国,投奔当时身在英国的爱人曹天钦,通过这样“曲折”的方式,他们双双得以迅速归国,在复旦大学物理系任教。在谢希德的努力下,复旦大学这部分学科空白被逐步补齐。五年时间内,她开设了固体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等数门物理相关课程。

1956年5月,谢希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为实现国家12年科学发展规划,她被调往北京大学共同创办“半导体物理专门化”,著名物理学家黄昆任教研组主任,谢希德任副主任。那时,谢希德的儿子只有五个月大,回国不久的她欣然领命,简单收拾包裹就出发了。从此,她开启中国半导体从无到有的“破冰”之路。

“我们国家半导体的研究起步比别人要晚,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不能拖国家的后腿。”白天,谢希德不辞辛苦地从宿舍奔往教室;夜晚,她不知疲倦地翻译外国文献,起草讲稿,同教员们一起研究教学方案,辅导作业,还要抽出大量时间编写教材。1958年,《半导体物理学》问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我国半导体物理专业学生和研究人员必读的标准教材和基本参考书。

“送师生出去,让知识回来”

1983年,谢希德开始担任复旦大学校长。在改革开放后,为了搞好教学科研的开放与国际交流,谢希德亲自为出国留学的学生写推荐信。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退休教授鲍敏杭回忆道,1979年5月,复旦一批共18个人去美国做访问学者也和谢希德有关。“为了弥补公派名额的不足,她还创造了自费公派等方式,拓宽了派出形式。她亲自为学生写出国推荐信,基本上是来者不拒。”据不完全统计,在谢希德担任校长的几年里,她平均三天就要写一封推荐信,每年要送出100多名学生,打字机成了她使用最多的工具之一。

“送师生出去,让知识回来。”谢希德送出去的师生几乎在留学期满后都回到了祖国,并成为学术界的中坚、国家的栋梁。

这种开放的风气,成为我国半导体领域走向国际合作的重要助力。从1983年开始,谢希德每年都要出席美国物理学会的3月凝聚态会议,还将材料整理成一个精练的学术报告,站着一讲就是几小时,给国内同行和学生带回国际物理界的最新动态和信息。

在复旦美国研究中心的大楼前,耸立着一尊谢希德铜像,这是为了纪念她对这一中心做出的卓越贡献——可以说,美国研究中心的成立、发展,直至今天取得的重大成就,都凝结着谢希德的心血。

1985年,谢希德意识到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着许多研究和交流的缺陷。为了填补这些缺陷,同年2月1日,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经批准成立,谢希德兼任中心主任。她多次远赴美国,游说更多的朋友加入建设美国研究中心的行列。

从美国研究中心成立至谢希德去世的15年间,中心在她的领导和言传身教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国内外有相当影响力和水准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成为中美两国友谊与交流的桥梁。

一只振翅飞回祖国故园的“大雁”

2021年3月14日,复旦大学校园原创大师剧《谢希德》连演两场,讲述了这位中国共产党员、物理学家、新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坚守初心、矢志报国的一生。

第一幕中,饰演青年谢希德的演员深情地说:“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大雁,在寒风萧瑟、万木凋零的严冬,不得不离开家园;如今春回大地,我要振翅飞回祖国故园,去耕耘、去奋斗。”

1999年12月的一天,当来自北方的寒流又一次袭向上海的时候,与疾病斗争了几十年的谢希德病情加重。一次次手术、化疗令她受尽折磨,然而,生命却在一次次砥砺中坚韧而发光。

谢希德住院期间惟一的要求是要一部电话,让她接通便携电脑。因为腿不能弯曲,她只能站立工作。她每天接发很多电子邮件,处理大量事务,直到发生急性心衰和呼吸衰竭,抢救之后再也无法站立,她才不得不停止工作。2000年3月,谢希德病逝于上海。

“一名共产党员,一位科学工作者,只要心脏还在跳动,就要战斗,就要为党的科学事业奋斗不息。”这位与中国共产党同岁的科学家、教育家,一生都在不断追寻、探讨真理,为国家和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无论行至何方,都要踏出一条归国之路,在每一位学子心中种下创新和进取的种子。

据《新华每日电讯》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