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0日
首页
第04-05版:专刊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加快绿色转型振兴

——靖宇县传承、传播、传续抗联文化纪实

□ 杨德胜 本报记者郭小宇

近年来,靖宇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立足县域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东北抗联遗址遗迹,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全力擦亮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红色地标,教育引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走好新时代加快实现绿色转型全面振兴的“抗联路”。

摸清家底、建强基地,全面提升红色基因载体功能

坚持高位推动,注重顶层设计,深入开展抗联文物文献普查、征集,统筹推进抗联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和申报工作,倾力打造富有时代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

加强组织领导。该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抗联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全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以及各类专题会议10余次,深入研究东北抗联遗址保护利用和申报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压紧压实部门责任,全面构建“党委主抓、政府主责、部门主推”的工作格局,组织、宣传、文广旅、退役军人事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协调联动,全面形成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的工作合力。

全面征集建档。组织专门力量,细化工作措施,全面做好红色史料文物的征集建档工作,为深入研究东北抗联历史、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奠定坚实基础。三年来,累计征集抗联实物200余件、图片资料1000余张、军用器械100余件。采访杨靖宇儿媳方绣云、抗联老战士黄殿军等老同志,留存珍贵影像资料近百段;累计排查登记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城墙砬子会议遗址等156处红色遗址遗迹,制作安装红色文物保护标志牌73处;“杨靖宇将军殉国地”被列为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联一二军会师纪念地”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强教育基地。紧紧抓住团中央批复靖宇成为继井冈山、延安之后第三家全国性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有利契机,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高标准红色教育基地。目前,展馆建设及学员1号楼、教学楼、研究中心和报告厅4个单体建筑基础工程已全部完工;全面复原那尔轰会师地、抗联密营、南满那尔轰根据地等抗联遗址遗迹,集中宣传展示杨靖宇、曹亚范等抗日英烈事迹;大力推进杨靖宇纪念馆展陈提升工程,累计投资330万元,科学设计导向鲜明、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的精品陈列,精心制作“VR网上纪念馆”,通过现代化手段全方位展示纪念馆展列和殉国地整体风貌。三年来,杨靖宇纪念馆累计接待域内外游客100余万人。

广泛宣传、深入阐释,全面拓展红色文化传播途径

坚持点面结合、立体推进,全面构建覆盖全面、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新时代红色精神宣传体系,不断提升东北抗联历史文化的影响力,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抗联精神、感悟家国情怀、提升个人境界、激发报国热情。

多渠道弘扬红色精神。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展宣传的基础上,适时开通“红色靖宇”手机客户端、“靖宇新闻”网站,注册“今日靖宇”微信公众号、“靖宇发布”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新时代抗联精神宣传;着力培养本地知名主播成为抗联精神网络宣传员,通过开展抗联文化户外直播活动,讲述抗联英雄故事、直播烈士公祭等活动,打造更接地气的抗联精神宣传新阵地;联合省京剧团、省曲艺团、长影集团等单位累计推出大型现代京剧《杨靖宇》、长篇评书《抗日英雄杨靖宇》、大型电视连续剧《民族记忆》、对口快板《杨靖宇三战邵本良》等10余部优秀文艺作品,持续拓宽红色文化传播途径。

多领域推动学术研究。不断加强抗联精神学术研究,持续现固扩大研究成果。成立东北抗联暨杨靖宇精神研究会,通过座谈、研讨、交流等形式,形成东北抗联文化研究学术成果50余个。2017年9月14日,成功举办“抗联文化高端论坛”,来自北京、河南、辽宁、黑龙江等地的近百位抗联英雄后代及相关专家学者参加论坛。2020年9月18日,成功举办“杨靖宇精神与东北抗联研究高端论坛”,来自全国的120余名党史专家、学者参加论坛,累计收到来自12个省(市)的专家学者论文投稿近140篇。

多维度开展红色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践行,深入开展以“传承抗联历史、传播抗联文化、传续抗联精神”为主要内容,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网络”为主要方式的“三传七进”主题教育活动。高标准编写具有抗联文化特色的《金色童年伴我成长》《成长的足迹》《民族魂》等中小学校本教材,将抗联文化纳入思想道德课程,成立红色精神学生宣讲团,65名小讲解员深入县内学校常态化开展抗联精神宣讲活动。充分借助清明节、七一、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祭扫、纪念、入党宣誓、重温誓词等红色教育活动,邀请抗联老战士、老党员到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开展常态化红色宣讲,社会各界累计接受教育人数超过两万人次。

创新形式、打造精品,全力提升红色教学培训质量

坚持以全国青少年长白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载体,在整合优质资源、提升软件水平上精准发力,加快推动红色资源向党性教育资源转化,全力提升红色教育培训质量。

做强教学品牌。立足建设面向全国的高层次、综合式红色教育平台,深入挖掘县内红色教育资源,全力推动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教学资源深度融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教育教学主线,大力推进教学规范化建设,努力打造以红色教育为核心,绿色生态教育、地质科普教育、国防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冰雪运动教育为支撑的“1+5”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形成一批独具靖宇特色的有主题、有教学、有体验、有路线的红色教育品牌。

做精教学内容。突出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打造先进模范人物、红色基因、党性教育3个教学版块,精心绘制“初心地图”,区分不同主题和地域,规划设计“水上抗联路”“陆上抗联路”等5条抗联培训精品路线、12个系列培训课程,推出“穿抗联装”“吃抗联饭”“唱抗联歌”“听抗联故事”“重走抗联路”等“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体验式教学内容,推动各教学点连点成线,持续放大红色教育的乘数效应。

做活教学模式。综合运用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研讨交流等手段,积极探索可读、可看、可听、可体验的立体式教学新模式,规划设计野外拓展训练、抗联行军野炊、抗联歌曲拉练等教学版块,成立真人CS野战俱乐部,运用3D技术再现历史史实,努力实现授课形式多样化、课程内容多元化、教学体验立体化。目前,累计设计含有情景、现场、拓展、考察、访谈等教学方式的课程模块17个,编排室内课程27课、户外课程37课。

激励引领、传承发展,全面彰显红色精神时代价值

坚持用东北抗联精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激发引领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开拓进取,共同谱写新时代靖宇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助力脱贫攻坚。深入开展“投身脱贫攻坚,传承红色基因,把党的关怀送到百姓心田”“共筑脱贫梦携手奔小康”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实施关心关爱、文体文艺、医疗卫生、技能培训、支教扶贫、移风易俗、人居环境、网络新风“八项工程”和“心灵守护”等47个志愿服务项目,全面点燃脱贫攻坚“红色引擎”。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组建各级志愿服务队伍304支,注册志愿者11725人,参与脱贫攻坚的6900余名党员干部,全部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行列,累计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8200余件。经过不懈努力,靖宇县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9.8%下降到目前的0.15%,2020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同意,靖宇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推动乡村振兴。坚持走“红色党建+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根据全县红色资源分布,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色驿站10个;依托具备条件的村部,新建东北抗联文化主题乡村博物馆3个;结合提升乡村风貌,打造特色红色文化小镇2个。每年接受红色教育群众达30余万人,红色文化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加油站”,在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5.9万亩,农药施用量减少38.75吨、化肥施用量减少3240吨。农村通讯网络实现全覆盖,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创建“文明村屯、干净人家”标兵村33个、示范村41个、达标村37个。

发展全域旅游。高标准编制《靖宇县红色旅游线路总体规划设计方案》《靖宇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快红色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进程,做好“红色+”文章,全面形成红色游、生态游、冰雪游、风情游相互融合的全城旅游新格局。在用好、用足杨靖宇将军殉国地、那尔轰密营、城墙砬子会议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白山湖仁义风景区、四海龙湾玛珥湖、龙泉玛珥湖等生态游项目,加快建设爱仁小镇、靖宇人家等风情游项目,持续开展与省内外各大旅行社、各知名景区的业务交流,着力构建长白山红色旅游绿色通道。三年来,全县累计接待省内外游客约120万人次。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