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
首页
第16版:要闻链接

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0年12月4日中共吉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吉林在高质量发展新路上砥砺前行、积厚成势的关键五年,是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突破、开辟新局的关键五年。中共吉林省委第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入研究我省振兴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加快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十三五”时期是吉林老工业基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五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也是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改革创新、奋力走出发展新路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共吉林省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三个五”战略,扎实推进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加快构建“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谋划推进一批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项目,研究推出引领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着力破解制约振兴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重塑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强化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影响、顶住下行压力,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势头;坚持以“数字吉林”建设为引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涌现出红旗牌汽车、复兴号高铁、吉林一号卫星等标志性成果,冰雪旅游、生物医药、航天信息等发展势头强劲,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迈出重要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取得重要进展;聚焦“两不愁三保障”,70万群众摆脱绝对贫困,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加快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粮食产量连续七年保持700亿斤以上水平,农业现代化第一方阵地位进一步巩固;党政机构、国资国企、“放管服”、扩权强县等改革成效显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深入实施长吉图战略,全面深化与浙江对口合作,开展多层次区域与行业战略合作,东博会、吉商大会影响力日益扩大,长春新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加快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部黑土地保护、东部天然林保护、西部河湖连通工程效益凸显,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全面实施,长白山、东辽河、查干湖治理保护等标志性战役取得重大成果;持续开展“三抓”“三早”行动,高速公路短板基本补齐,高铁、机场以及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见效;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220万人,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城市二次供水、农村饮水安全等重大民生工程,切实解决“无籍房”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医疗卫生、体育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下转09版)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