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7日
首页
第15版:生活百科

夏天湿气重

中医综合调理祛湿

进入夏天后,有些人会出现无精打采、四肢沉重、没有食欲等症状,有的还有呕吐、腹泻、头晕等不适,去医院检查又没有什么疾病,中医往往会诊断为“湿气重”。湿气重是一种典型的“夏季病”,易影响生活质量,需及时调整。

为什么夏天容易湿气重

现代人普遍有“湿气重”的现象,尤其是在夏季气温高、雨量多的地方,有十人九湿的现象。如果不能排出湿气,可能会导致身体沉重、关节活动不利,甚至腰酸背痛或关节痛和畸形。同时,内湿表现为脾胃虚弱,易发生腹泻和功能性胃肠炎。

湿气重与生活习惯也有关。常年生活在凉爽的空调环境中,夏天出汗时,由于空调的作用,汗水不会挥发从而沉积在体内。人体在这种环境状态下很容易生病,体内湿气的积聚会导致阳气被抑制。

中医祛湿方法多

体内湿气太重,身体疲惫不堪,这无疑会影响工作效率,降低生活质量。中医祛湿的疗法是益气健脾、补肾祛湿。具体而言,包括食疗、调整生活习惯、拔罐、艾灸等方法。

饮食中红豆薏米粥有良好的祛湿功效。薏米,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赤小豆,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有减肥的作用,实际上是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用这两味药能起到养血、祛湿的作用。

除了吃红豆和薏仁等食物外,同时应注意清淡饮食,少吃或不吃高脂肪食物,以及生姜、大蒜、胡椒等辛辣食物。也可以冲一些中药茶饮,比如红豆薏米芡实颗粒,内有赤小豆、薏苡仁、芡实、茯苓等八味天然药材,经科学研磨制成,每天冲泡一杯,“喝”走一身的湿气。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适当锻炼,有助于排出湿气。热水泡脚也有很好的祛湿效果,可以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的六条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水温一般40℃左右即可。

要提醒的是,湿气会残留并且难以去除,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达到祛湿的效果,一定要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慢慢调理。

常做艾灸 祛湿效果佳

夏季祛湿,艾灸以下六个穴位能收到良好效果。

足三里。足三里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要穴,有“肚腹三里求”之说。该穴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每天艾灸10-15分钟即可,坚持一段时间,就能看到祛湿的效果。

解溪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地祛湿。

丰隆穴。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对这个穴位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每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便聚集于此。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

委中穴。委中穴位于月国窝的中心点上,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则排不出去。平时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拨动或者敲打不少于36下。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