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1日
首页
第08版:第一书记

大山里照进希望之光

——安图县松江镇盘道村第一书记侯志国的扶贫故事

□ 彭丹 李星宇 孟岩 本报记者 徐文君

凌晨出发,一路崎岖、几次问路,临近十一点,抵达安图县松江镇盘道村。

临近中午,忙碌了一上午的侯志国坚持要带记者去山上的大榛子园区看一看。

侯志国——安图县松江镇盘道村第一书记,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一双大手温暖有力。无论走到哪,身上都带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这是他每天工作的“标配”。尽管已经来盘道村4年多,对每家每户的情况了如指掌,可他还是坚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总是随身带着笔和纸,随时把村民反映的问题记在纸上、放在心里。

几年的驻村工作,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平淡中还挺有味道。

谈及自己的扶贫路,侯志国打开了话匣子。

2016年3月21日,侯志国走进盘道村的第一天,注定让他终生难忘。

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盘道村贫穷落后的现状,还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全村五个自然屯227户650人,现只剩135户456人,青壮年劳动力多已外出务工,留守大都为老人和儿童,其中低保户67户,占全村现有常住户的49.6%;基础建设严重落后。村小学教室旁两间简陋的房屋便是村班子办公和开会的地方,村道泥泞,村集体不仅没有任何收入,还负债1万多元;多数贫困人口等、靠、要思想严重。

看到即将倒塌的土坯房里还住着老人和孩子的时候,他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从那一刻起,他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个偏远贫困山村的面貌。

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侯志国,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情和请示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同意后,决定在村里实施大榛子种植这个“造血”项目,可全村55户贫困户只有28户赞成。

大家认为这个省城来的干部只不过是走个过场,待不了多久就回去了,不值得信任。而此时,离大榛子最佳种植期只有20多天时间,错过了就得等到明年。侯志国左思右想,认为还是要从转变老百姓思想上入手。为此,他三番五次地向贫困户讲解各级出台的扶贫政策及种植大榛子的前景,并保证自己短期内不会离开,给大伙吃上一颗“定心丸”。

侯志国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以强班子带队伍为抓手,着力夯实组织建设,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同时,他充分发挥省卫生健康委党组织的自身优势,定期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共同研究党建工作促脱贫攻坚课题,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解决结对共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帮扶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认真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坚决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制度;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为依托,借助“党员主题党日活动”、远程教育等平台,采取农闲时集中学,农忙时个人学等方式方法,着力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在统一支部成员思想的基础上,他安排支部成员做党员工作,通过党员再做贫困户思想工作。终于使原本不同意的贫困户打消了顾虑,也更加坚定了所有人跟他一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并在4月20日前栽植完所有大榛子树苗。

改变贫穷落后的村貌,是激发侯志国谋划产业项目的第一动力。根据盘道村的实际情况,他选定了一个见效快的“造血”项目——笨榨油坊。项目虽好,但却缺少启动资金,侯志国急得满嘴起大泡。面对贫困户期盼的眼神,他一狠心,瞒着爱人拿出了家里的积蓄,购买了1.15万公斤苏子籽榨油,解了燃眉之急。在省卫生健康委大力支持下,盘道村笨榨油坊2017、2018、2019年纯利润均达到20万元以上,为盘道村的贫困户及时“造血”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贫困户年均收入由2015年的2725元增长到2019年的14036元,增加了4倍多。2016年启动的大榛子项目,如今贫困户户均种植2.8亩,按照亩产150公斤、每公斤卖20元计算,2020年每户平均可增收8000多元。按照丰果期30年计算,仅此一项就能解决盘道村现有贫困户不再返贫问题。

贫困人口的“等、靠、要”思想意识,激发了侯志国开展因户设岗活动的决心。在他的带领下,盘道村由负债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贫困户收入也一年增长一倍,但细心的他发现,每当年底给贫困户分红后,总是有个别户找他商量看看下一年自己能否也当一次贫困户。并且部分贫困户不但不想方设法奔小康,反而把自家养了多年的牛说成是子女的,更有甚者直接将牛卖掉,完全依靠分红脱贫。侯志国意识到,需要尽快解决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转变其“等靠要”的思想。他思来想去,最终与村党支部共同做出了取消贫困户分红决定,研究制定了《关于盘道村开展因户设岗因户雇工方案》,经请示镇党委、镇政府同意后,盘道村于2018年初在全镇率先开展了“因户设岗,因户雇工活动”。全村共设立街道清扫员、卫生监督员,河道巡查员等16个岗位。2018年4月,盘道村的成功做法在松江镇全面推广,2018年6月在安图县全面推广。

出台“松江镇自主脱贫双九条措施”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目前,盘道村”因户设岗“贫困户年增收2000至2600元。2018年底贫困户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养殖、种植获得的奖励,少的有500元,多的可达5500余元,部分贫困户直接和间接收入可达9200余元。通过“双九条”措施的实施,盘道村将以往单一的分红行为变成了市场行为,有效地激发了老百姓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也让贫困户更有尊严地凸显了党的关怀,杜绝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消除了个别户想当贫困户的想法,为在扶贫路上共同奋战的同行探索了一条新路。

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激发侯志国不忘初心的源泉。他的座右铭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用心,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再难的工作都能干好,再大的难题都会解决。随着“造血”项目的落地见效,贫困群众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侯志国的心里踏实了不少。不过,他心里一直惦记着83岁的独居老人张清旭。第一次入户调查摸底的时候,他看到张清旭穿着一件袖口露着棉花的衣服,数九寒冬从“地窨子”里出来。经了解这名老人56年没有洗过澡,握手时一股异味扑鼻而来。得知张清旭是一个保守顽固、性格孤僻的老人。松江镇党委、镇政府和村里多次想把他送到敬老院颐养天年,可他坚决不同意,谁的话都听不进去。怎么才能改变这个“倔老头”的想法呢?半夜睡不着觉,侯志国反复琢磨这件事。转眼到了2017年夏,一天,外面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侯志国想到张清旭老人的“地窨子”住了那么多年,下这么大雨,万一被淹了怎么办?于是,他不顾个人安危,半夜驱车赶到老人的住处,把老人接到驻村工作队驻地避险。老人晚上睡不着觉,侯志国就陪他聊天。老人每天都能吃上可口的三餐,脸上露出了笑容。“地窨子”里没有电,侯志国就自掏腰包为老人买了收音机,让他逐步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虽然离得远,但侯志国坚持隔三差五送米、面、油、衣物等生活必需品。为了给老人排解寂寞,他还特意买了两只兔子让老人饲养。老人去镇里办理养老保险,侯志国车接车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点一滴的付出,终于感化了老人,从心底里认可侯志国,两三天不见,就爬出“地窨子”向侯志国来的方向张望,最终,同意搬出“地窨子”。侯志国在省卫生健康委和松江镇党委的支持下,使老人终于告别住了56年的“地窨子”,搬进砖瓦房,有了温暖、舒适、真正意义上的家。老人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夸侯志国真心实意为他着想。侯志国觉得,老人能在一个安全稳定的住所安享晚年比什么都强,自己付出再多都值得。

2016年4月,他与贫困户李玉芬家人谈话,随意问了一句“你家需要什么帮助?”没想到72岁的李玉芬老人误认为他贬低她家贫穷。当侯志国刚刚踏入李玉芬家门,就遭到了李玉芬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满满的委屈,只有默默承受。但他坚信,只要心存善意,只要一心为贫困户办实事,办好事,总有一天会得到理解、认可的。10年前李玉芬就得了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变形,干不了体力活。而80多的老伴尹培基患肺心病,一下地就喘得厉害。更糟的是儿子身体不好,19岁的孙子患脑瘫,一手一脚残疾,前几年为孙子看病又欠下不少债,一家人生活在四面透风的土坯房里。一个19岁的孩子,本应是要么读书、要么打工,可他却因残疾处处碰壁。70多岁的老人,本应与儿孙尽享天伦之乐,却还要为吃饭穿衣发愁!怎么才能彻底解决这一家的难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过多方协调,2016年9月,侯志国将李玉芬的孙子等3名特困户子女列为“农村定单、定项免费培养医学生项目”,让他们坐在了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医,毕业后可以回来当村医,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这件事不仅让李玉芬一家感激万分,也让村里人对侯志国由衷地敬佩,他又积极与镇政府沟通协调,李玉芬家成为第一批危房改造对象,很快住进了崭新的砖瓦房。李玉芬激动地拉着侯志国的手说:“没想到这么大岁数了还能住上新房!多亏了侯书记,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越过越有奔头。”“老百姓的认可,是自己前进的最大动力。”侯志国经常这样对别人说。正是带着这种坚定的信念,他无怨无悔地走在脱贫攻坚路上,即便是在家庭和工作陷入两难的时候,他也从未动摇和改变过。

“我们村现在变化可大了,以前这路坑坑洼洼不好走,有的地方没有路,现在路修好了,路灯安上了,走夜路也安全了,村子建设好了,我们离小康不远了。”在盘道村,村民都感受到了生活的新变化。

蓝天、白云、林海、花香,“整容”后的乡村弥漫着脱贫致富的满足与喜悦。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