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4日
首页
第16版:要闻链接

创新实施六大扶贫模式

东辽不断拓宽贫困家庭增收途径

本报讯 李金红 记者 吴连祥 报道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进程中,东辽县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六措”并举帮助贫困家庭增加收入。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重点工作双周调度会上,该县向各地代表介绍了产业扶贫经验。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基于这一认识,东辽县把实施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实施了六大扶贫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实效。

实施政银企合作,惠及全县贫困人口。2016年,由县财政出资3000万元与金翼蛋品合作,撬动国开行扶贫资金2亿元,实施了覆盖全县所有贫困人口,年存栏720万只蛋鸡标准化养殖扶贫项目。截至目前,全县贫困人口累计得到分红1384万元。

打造生态产业,建起“绿色银行”。2019年,该县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百万亩水源涵养林、百万亩良田、百公里河道治理”建设工程,重点打造了“万亩黑果花楸、万亩长白山坚果,万亩元宝枫,万亩柞蚕”四大生态产业基地和县国有林总厂11万亩元宝枫建设工程,带动就业13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36人,2021年就能为全县贫困人口分红。

龙头企业带动,多渠道增加贫困家庭收入。依托域内外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合同等方式,在贫困村发展食用菌种植等项目,贫困人口年人均分红340元。

引进加工企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依托龙头企业,安恕镇李趟村、足民乡安良村等7个贫困村引进服装、轻纺、棉袜等企业驻村建厂,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带动贫困人口年人均分红531元。辽河源镇公平村服装加工企业在为贫困人口分红的基础上,设立了扶贫车间,带动50人就业,每人平均月工资2000元。

实施电商扶贫模式,贫困人口受益23万元。白泉镇树安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探索实施“电商+合作社+贫困户”运营模式,现在已覆盖周边5个村,服务群众7200余人,营业额实现800万元。

建立扶贫联盟,让贫困人口有保底收入。相继引进九台农商行、金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公司等企业,与贫困村共同实施扶贫联盟项目,形成全社会各阶层共同发力的局面。扶贫联盟通过流转土地种植高效优质作物,贫困人口亩均可获得保底收益800元。

在实施六大扶贫举措的基础上,东辽县还扎实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项目覆盖10个乡镇、162个村,项目收益全部发放给贫困人口。继续做大做强平岗镇大球盖菇种植、金州乡鴜鹭湖有机蔬菜种植合作社等扶贫项目,使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获得了分红,确保了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均衡发展。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