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3日
首页
第10版:集安专刊

镶嵌边陲鸭绿江 生态文明集安城

□ 刘柏良 于昊

集安市位于我省东南部,幅员面积3341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1个乡镇、4个街道,127个行政村,总人口23.6万人。集安是一座边陲山城,是我国对朝三大铁路口岸之一,是我省向南开放的重要门户和窗口;集安是一座文化之城。汉唐时期存续705年的高句丽民族在集安繁衍生息并建都长达425年之久;集安是全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安是一座红色之城,是杨靖宇将军率领的东北抗联的主战场,是抗美援朝的重要通道;集安更是一座生态之城,森林覆盖率高达82.1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30天。拥有“百草之王”人参、“植物活化石”红豆杉、“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等野生动植物1500余种。

近年来,集安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逐步走出了一条“城乡因生态更美丽、产业因生态更兴旺、百姓因生态更富裕”的发展新路,牢牢守护祖国边疆绿色屏障,努力为东北新一轮振兴发展和沿边开发开放提供必要的生态保障与支撑。

严守生态底线,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始终秉承生态发展理念,坚持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等考量、同步推进,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坚持“一以贯之”的生态战略。早在2002年,集安市就确立了“生态立市”战略,历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始终担任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严格落实 “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的发展思路从未改变。2004年以来,集安市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10余项“国字号”生态品牌。

编制“一管到底”的生态规划。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先后编制了《“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规划》等20余项规划,构建了从全域到局部、从综合到专项的立体式生态规划格局。2016年,集安市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后,他们定位于长白山水源涵养型生态功能区,围绕国民经济6个门类22个大类,编制了《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禁止造纸、化工、金属冶炼等5类高污染产业,限制畜牧养殖、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等49类产业项目,全面保障生态资源安全。

构建“一刻不松”的监管机制。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规定》《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等制度办法,探索建立了联动执法、督察检查等8大类环保管控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比例达到47.58%,红线内禁止开发与生态保护无关的项目。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对环保、能耗不达标的项目一律否决,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十二五”以来共否决重大项目近30个。

坚持建管并重,全力以赴打造边境生态之城

围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坚持生态建设与管理同频共振,统筹推动城乡发展,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集安。

扎实做好“山”的文章,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水平。集安是一个“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份,曾经是林木主采伐区,每年采伐量达到2万立方米。近年来,为保护森林资源,他们对国有林场进行了改制,全面停止了国有天然林采伐。同时,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每年造林3万亩以上。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2.16%,人工林超过100万亩。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市”“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等称号。特别是针对传统人参产业伐林种参问题,自2003年起,集安市就持续开展打击伐林种参、滥砍盗伐等专项行动,坚决守住森林红线,同时加强科技研发,在全国率先破解了非林地栽参技术难题,实现人参种植由林地向农田、由伐林向林下转变,为人参产业可持续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相关经验模式已推广应用至周边省份。

扎实做好“水”的文章,巩固水生态环境。集安市境内有大小河流339条,为了更好坚守水资源“三条红线”,制定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计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等规范性文件,全面落实“河长制”,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199人,严厉打击非法采砂、乱渔乱捕、违法排污等行为。全面开展“污水革命”,城区镇村污水全部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完成雨污分流,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由一级B提升至一级A。目前,全市所有河流水质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61.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7.8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7369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

扎实做好“城”的文章,提升生态宜居品质。立足边境、生态、江南特点,按照“不求做大,但求做精、做美、做特”原则,引林入城、引水入城,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十二五”以来,相继实施了污水处理厂、10万吨净水厂、公园广场、绿化美化等200余个城市项目,着力打造“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丽边城,让集安成为游客口口相传的美好记忆。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已获得提名资格。

扎实做好“村”的文章,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全面开展“垃圾革命”,针对集安市地域广、人口少、分布散的实际,经过多种方式比对,成功引进了垃圾高温裂解无害化处理工艺,集中建设垃圾裂解站8处,通过“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模式,对垃圾进行统一处理,妥善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老大难”问题。全面推进“厕所革命”,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原则,投资5700余万元,新改建高标准旅游厕所74座,改造农村厕所8000余座。同时,每年投入2100万元,聘用专业的环卫企业,对全市镇村进行统一保洁,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

强化“两山”转化,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多年来,集安市围绕丰富的生态资源,坚持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根本遵循,积极探索“生态+”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全力打造生态农业。依托长白山系良好的生态资源,重点发展人参、葡萄、五味子、水果等种植业和林蛙、蜂等养殖业,现已形成了山上有树、林下有参、山坡有果、沟里有蛙、空中有蜂的立体化生态经济模式,全市耕地的52%用于发展生态农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3%来源于生态农业。特别是在人参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林下参和农田栽参,既有效化解了林参矛盾问题,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更保证了人参的品质。全市人参现已发展到17.3万亩,鲜参年产量4000吨左右,成为全国最优质的人参产区,也是全国惟一的边条参产区,拥有全国最大的林下参基地和最大的野山参交易市场。在葡萄产业方面,充分利用鸭绿江河谷独特的地理条件,加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全面开展山葡萄栽培和酿酒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培育出的“北冰红”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可以酿造红色冰酒的本土品种。目前,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年产葡萄2万吨,冰葡萄酒荣获英国品醇客、比利时布鲁塞尔葡萄酒大赛等30多项国内外大奖,集安市作为顶级冰酒产区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业界的认可和关注。集安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山葡萄生产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山葡萄标准化示范区。

全力打造生态工业。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坚持走经济与生态双赢道路,推动工业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彻底整治破坏生态环境的“散乱污”等工业企业。近年来,全市已关停矿山企业42户,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取缔。大力发展与生态资源相匹配、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相符合的绿色循环生态工业,以人参、葡萄、五味子等精深加工为主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日益完善,人参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以及葡萄酒等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生态资源正在加速转化为生态资本。

全力打造生态旅游业。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优势,集安市坚持“全域布局、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网营销、全民参与”的开发理念,着力抓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不断开发生态文化旅游新产品,积极研发特色旅游新商品,旅游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全市现已建成国家旅游名村镇2个,打造出集自然风光、人文古迹、边境风情、休闲养生为一体的13大景区200多个景点,旅游综合收入和接待游客量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气候旅游市等多项荣誉称号。特别是把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作为重中之重,充分挖掘农村山水田园等自然风光,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带动群众参与旅游业、服务旅游业,努力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真正让群众在绿水青山间增强获得感、提升幸福感。目前,全市家庭旅馆、乡村民宿发展到近千家,带动农民就业5万余人,农民收入的27%来源于生态旅游。

集安,通过打资源牌、走生态路,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未来,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起点,不断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加快生态资源转化,为守牢国家生态屏障,推动“两山”实践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