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07日
首页
第11版:防控知识

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就疫情防控工作接受记者采访

防治结合 科学应对

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那么,我省疫情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春运返工会不会加剧病毒传播?居住地发现确诊病例,周围的居民应该怎么办?近日,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赵庆龙就相关问题接受采访。

不确定性增加,防控面临挑战

最近,我省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与专家研判的全国疫情形势相吻合。这些病例数字的变化主要与春节前人口大流动有关,也与前段时间累积病例通过主动排查和发热门诊筛查主动发现有关。“我省31例确诊病例中输入的有21例,密接发病10例。31例都是通过主动排查、发热门诊筛查发现的。”赵庆龙说。

赵庆龙指出,疫情现在有很多不确定性,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很大挑战。“春运返工,会有大量人群流动和聚集情况的发生,给病毒传播提供了一定条件。同时,已经证实存在无症状感染者。病例不发病,但与其密切接触的人群出现发病的情况,这给我们有效控制传染源带来了很大难度。另外,在病人粪便中检出病毒核酸阳性,也提示病毒可能除了通过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也存在粪口传播途径。病毒是否存在变异,传播能力是否会进一步增强,还不好判断。”

“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效果已显现

目前我省发病数处于全国后几位,个别日期没有新增病例报告,所有的报告病例也都在严控范围内,输入病例能够主动及时发现,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在发病前就进入管理范围,没有诊疗病例医务人员的感染,没有造成进一步的传播。“就现在来看,说明我省采取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措施已经开始显现效果,对阻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都非常有效。”赵庆龙说。

同时,赵庆龙呼吁,疫情防控不光是政府、有关部门和专业机构的责任,全体市民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倡导口罩文化、呼吸道礼仪和洗手卫生。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定会赢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赵庆龙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采取以下防护措施:首先,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有条件的人员可选择佩戴手套,一次性使用手套不可重复使用,其他重复使用手套需注意清洗消毒,比如煮沸消毒。

在途中要特别注意手的卫生。可选用有效的速干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然后消毒。

同时,有条件时,还应与其他旅客保持一定距离。听从公共交通工作人员的安排,做好个人防护。当有疑似或确诊病例出现时,听从工作人员的指令,及时自我隔离,或者进行排查检测,不可私自离开。

小区里有确诊病例,周围居民要做好消毒

如果小区里出现了确诊病例,相关部门应对楼体进行整体消毒。

非密切接触者要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居家休息。如需外出,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

加强居家环境的清洁。可采用清洗和煮沸的物理消毒方法,对餐具等进行消毒。适当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比如用75%的酒精或者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等经常触摸的地方。

密切接触者要及时报告并隔离

“如果居住的小区发现了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首先要依法服从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如果居住环境不能满足居家医学观察,应服从医务人员安排。一旦出现发热、干咳等任何症状,要立即联系医务人员,并按医务人员的要求就诊。”赵庆龙说。

密切接触者在居家隔离期间,应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专用餐具,有条件时使用专用厕所,尽量减少与家人接触,拒绝一切探访。

密切接触者的家庭成员要减少与其接触

密切接触者的其他家庭成员进入密切接触者居住空间时应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密切接触者及其用品接触,如避免共用香烟、餐具、饭菜、饮料、毛巾、浴巾、床单等。

家庭成员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地方,或者与密切接触者接触后,可用含酒精的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也可用0.5%碘伏溶液,作用1至3分钟。

清洗密切接触者衣物、床单等时,不要在共用区域抖动,避免直接接触自己的皮肤和衣服。要使用洗衣皂或洗衣液清洗衣物。

“家庭成员应配合医务人员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并督促密切接触者做到医学观察的各项要求。”赵庆龙说。

据(吉林日报)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